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护理院推出"奖孝金" 儿女看望老人次数暴涨
为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苏州一家护理院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就可获200元“奖孝金”现金抵用券,可以在缴纳老人相关费用时抵用。
实施效果 看望老人次数大增
实施前:38人每天去看望老人,137人每月看望两次,126人每月看望一次,134人两月看望一次,77人一次都不去。
实施后:129人两个月内看望老人超30次,38人超20次,60人超10次。
据该护理院综合办主任尹宗胤介绍,有些子女觉得护理院的服务更为专业,有专业的护理人员和医生护士,对老人的照顾会更好,子女反而常常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作为护理院来说,子女看望老人带来的精神上的慰藉,是护理院工作人员所不能给予的。
儿女听到“奖金”,心里更愧疚
市民吴先生已九旬高龄,生活难以自理,一个人在护理院里生活了好多年,经常独自待在房间里不愿出门。最近,护理人员发现吴先生儿子来探望的次数多了起来,老人的心情也好了许多。
吴先生的儿子收到护理院将实施“奖孝金”制度的通知后,心绪一时难以平静,想起父亲小时候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总觉得对不起父亲。自从“奖孝金”制度实施后,他坚持每两天去看望一次父亲。
“虽然获得的奖金并不多,但是护理院推出这项举措却在时刻提醒我们子女要抽出更多时间来看望长辈,孝敬父母。”老人刘阿姨的女儿周小姐也表示。奖励孝心 唤起道德自觉
一些护理院里的老人家属认为,“奖孝金”奖金并不高,最高只奖励200元,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却不能用数字计算。
该护理院院长魏谋文表示,老龄化社会日益严重的时代,“四二一”结构家庭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根本无法照料好老年人,为提高失能失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的生活质量,让家属子女安心、放心地工作,在此背景下护理院应运而生。
“护理院决定实施奖孝金制度,不仅是奖励那些有孝心的子女,更主要的是提醒子女多来看看老人。”据《扬子晚报》
更多探讨
子女“带薪”护理父母可行吗
2016年1月24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市政府关于《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北京市将探索子女“带薪”护理父母,探索子女照料卧床老年父母的支持政策,拟对专职在家照护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的子女及近亲属,按照轻度、重度、重度失能三个等级,分别给予差别化的生活津贴。
“以房养老”保险产品推出
2014年6月,保监会宣布自2014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2015年3月,首款保险版“以房养老”产品正式推出。
“以房养老”保险全称为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即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将其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处分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老年人身故后,其房产处置所得在偿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后,剩余部分依然归法定继承人所有;如果房产处置所得不足以偿付,保险公司将承担相应风险。
编辑:秦云
关键词:护理院 奖孝金 儿女看望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