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食话食说食话食说
沙拉酱导致发胖?看看里面有什么 几乎全是油!

一边是看起来滑润细腻,点缀在蔬果上令人垂涎欲滴的沙拉酱,一边是一碗泛着白沫,碗底里还有大量沉渣的“油污”,两者是同一种食物吗?
近日,健康时报记者将“沙拉酱一分钟化成油”的整个过程进行独家视频发布,一天内,观看量达6000多次,并被国内众多媒体及网络转载。很多人评论,“天啊!忒不健康了!”“太恐怖了,再也不吃了!”
蔬菜、水果,沙拉这一餐厅里的“必点菜式”,现在看来相当不健康。
二两半沙拉酱瞬间化成一碗油
将一袋150克的沙拉酱放入微波炉中高温加热,短短一分钟,化成一碗咕嘟冒泡的热油。
记者从超市买来三个不同品牌的沙拉酱(丘比、口维可、味好美),先将一袋150克的沙拉酱挤到白色瓷碗里(包装上黏附了很多,还剩余1/4)观察,碗里的沙拉酱呈淡黄色,比较黏稠,记者尝了一小口,香甜中带点咸,有点像炼乳。接着将沙拉酱放入微波炉用高火加热,本来设定三分钟,可才一会儿,就听见微波炉里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
透过半透明的玻璃门,记者看到半固体状的沙拉酱化成了液体,不断冒着小泡,随后咕嘟声越来越大,液体开始剧烈沸腾,产生的大泡马上就溢出来了,记者赶忙关掉微波炉,把碗拿出。碗内吱吱作响,就像油炸食品时发出的声音一样,碗内还不断翻滚着大大小小的泡泡,放置半分钟后才逐渐平息,淡黄色的酱也变成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油。记者也知道沙拉酱能量高,脂肪多,不能多吃,却被眼前的结果惊呆了!沙拉酱居然变成了一碗油!
吸取上次实验的经验,为了防止油从碗里潽出来,记者将时间设置为1分半钟,将另外两种沙拉酱也分别在微波炉中进行加热,也都变成了一碗油。
好好的沙拉酱怎么就变成油了?北京军区总医院高干病房高级营养配餐师于仁文解释,这与其原料和制作工艺有关。沙拉酱是用超过50%的油脂、蛋黄以及水快速搅拌而成的,然后再添加白醋以及其它添加剂,平时我们自己就可以做简单的沙拉酱。
在制作沙拉酱的过程中,油被蛋黄中的磷脂等成分乳化,而乳化状态的油脂不会分层,油腻感也没那么强烈,所以呈现出的状态不是很油,而是细腻的膏状体。经过加工处理,再加入芥末、白醋、糖、香精或其他调味品,不同口味的沙拉酱就做好了。而一旦用微波加热,乳化作用被破坏,油就从里面分离出来了。
“只看日期不看营养标签”的习惯得改改
“只要留心看一下沙拉酱的营养标签和配料表,购买和食用时就会适可而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研究员杜松明说,很多沙拉酱产品包装上就明确标示了脂肪及能量含量,但消费者并没有仔细查看。
在专家的提醒下,记者查看了三种沙拉酱瓶身上的“营养成分表”,发现脂肪含量最高为76克/100克,而“配料”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植物油,其他成分依次为蛋黄、水、食醋、食用盐、绵白糖及食品添加剂。这么一分析,原来这袋沙拉酱中76%都是脂肪!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中明确规定: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可见沙拉酱中植物油举足轻重的地位了。
营养标签如此重要,购买包装食品先看标签习惯的人又有多少呢?记者在超市中随机采访了二十位消费者,其中仅有一位年轻女士表示她非常在意食品标签和配料,其余均表示不知道有食品标签,也不清楚其作用。家住北京大兴区的霍女士告诉记者:“我平时只看看生产日期,偶尔看下配料表,不太关注营养成分表,看了也不懂。”而李先生也表示:“我吃东西都挺随便的,不会注意这些,也没听说过食品标签。”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所有的预包装食品必须标示“4+1”,即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钠含量。“没有不好的食物,关键在于科学选择,这里边,肥胖人群要特别注意脂肪和能量含量,高血糖人群要关注碳水化合物含量。”杜松明说。
现学现卖揭开食品陷阱
学会看营养标签,还会让我们破解很多食品陷阱。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活性乳酸饮品(标示每100毫升含300亿活性乳酸菌),因对肠道健康有益很受欢迎。味全、伊利等也推出了所谓的“0脂肪”饮品,在瓶身处标注显眼的“0脂肪”字样,有许多人就冲着这几个字买来无所顾忌地喝。
但记者仔细查看了味全活性乳酸菌饮品的营养成分表发现,虽然其脂肪含量为0,但碳水化合物(俗称糖)的含量高达16.2克/100毫升。也就是说,喝下一瓶435毫升这样的健康饮品,也同时摄入了70.47克糖,相当于15.5块方糖。专家提醒,0脂肪不等于0能量!若吃晚饭后再喝一瓶含糖饮料,想瘦身都估计很难,特别是孩子多喝对牙齿健康不利,还可能造成肥胖。
近日,有媒体报道七喜饮料因不含任何果肉果汁成分,涉嫌误导消费者。这恐怕不是个例,市面上一些果汁碳酸饮料打着果汁旗号,但水果成分极少,其本身还是碳酸饮料。根据《饮料通则》(GB10789-2007),“果汁型碳酸饮料”中果汁含量≥2.5%,而“果味型碳酸饮料”≥1.5%,含量更少。其大部分成分是水和糖,还添加了一些水果香精增添风味,要尽量少喝,尤其是孩子。
记者还不甘心,决定在超市里逛一逛。偶然看到很多人在抢购98元一大桶的“橄榄油”。拿起产品仔细一看,瓶身上的橄榄油三个字很大,但前面还有两个小字:“调和”。仔细看一下产品包装上的配料表,果然,排在第一位的并不是橄榄油(根据规定,若是纯正的橄榄油,配料中第一位应为100%橄榄油、精致橄榄油等成分),而是菜籽油。“李鬼”立马现形。
健康推荐
西式沙拉酱脂肪含量高,多吃对健康不利。于仁文建议,可尝试做中式沙拉,酸奶、甜面酱都是不错的材料。
酸奶水果沙拉:酸奶不但富含蛋白质和钙,口感和沙拉酱相似。选购应季的新鲜蔬果,如香蕉、苹果、木瓜及橙子等,切成小块,加入两勺凝固型蜂蜜酸奶,搅拌均匀,撒点黑芝麻或原味坚果碎即可。不但能量含量低,而且营养非常丰富。
甜酱蔬菜沙拉:除了酸奶,甜面酱也可以做沙拉酱。准备彩色甜椒、嫩莴笋、苦菊以及白萝卜,分别切成长条状,加入一勺甜面酱拌匀即可。另外,也可以再加点小番茄,味道也不错。
记者手记
一个细抠起来可能会有一些瑕疵的小实验,却被疯狂转载,这让记者“没想到”。更没想到的是,还有人跟帖质疑记者有炒作嫌疑。看来,想“扳倒”一个常识问题,绝非易事。
整个调查下来,最大的感受是:关于营养标签,我们的知识实在太匮乏。营养标签是食品的营养身份证。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营养标签教育法案》,加拿大从2006年实施《食品标签和广告指南》,而我国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也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消费者选择健康的食品,对食品企业坚持健康导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You are what you eat”——你吃什么,就长成什么样。尽管世卫组织一直强调,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是造成各种慢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很多人不以为然,不关注吃了什么,只注重口感。在加工食品大行其道的今天,好味道的背后很可能带来其他健康隐患。而尊重天然食物,选择健康食品,才能收获健康和幸福。
使用说用:看一张食品营养标签,可盯紧几个重要元素: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及NRV%。每100克沙拉酱脂肪含量为76克,也就是说,一勺沙拉酱(约15克)含11.4克脂肪,相当于每天建议摄入脂肪量的19%。一天吃三勺沙拉酱,再吃点食用油或肉,脂肪摄入量就可能超标了。
编辑:赵彦
关键词:沙拉酱 导致发胖 沙拉酱一分钟化成油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