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年终观察:2016年“台囧”,蔡英文遭遇的麻烦事

资料图:蔡英文(中) 陈小愿摄
中新网12月20日电 2016年最后一个月,“苦”字当选为这一年台湾年度汉字。“苦”与“囧”相连,这不单是台湾岛内民间的情绪反映,岛内外舆论认为,这一年蔡英文同样也遭遇棘手的事情,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仍有待观察。

【经济:面对两大变数 沉疴待解决难挣脱桎梏】
今年台湾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后,岛内民众原本对经济变革燃起希望。经过这一年,岛内经济究竟如何?
早前,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预测,2016年台湾经济增长约1.03%,明年预计增长1.8%。台湾经济研究院则预测,明年台湾经济成长率为1.65%,较今年1.17%仅微增0.48个百分点。
台湾多个研究机构最新数据显示,下半年以来,台经济逐渐走出谷底;明年形势料好于今年,增速将从1.5%起跳。不过,多位业内人士担忧未来经济,有专家将这一番复苏定义为“快闪式”。
台湾元大宝华综合经济研究院董事长梁国源此前表示,考虑到资本累积欠佳、人口老化严重、人才缺口扩大、所得分配不均的沉疴尚待解决,加上政治因素干扰,台湾难挣脱“经济景气复苏期平均成长率渐次降低”桎梏的可能性颇高。
台湾《联合报》日前社论说,台湾经济面对两大变数:一是两岸关系急冻,导致大陆游客大减及观光产业衰退,旅游业叫苦、复兴航空解散,恶果已现。二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台湾外贸将遇更严苛挑战。当局新南向政策迄今未见开展,五大创新产业虽加上“新农业”和“循环经济”,仍只纸上作业,未来两年恐无法让民众对振兴经济有感。

【两岸:不承认“九二共识” 改善经济难度加大】
2016年,蔡英文的两岸政策一直受到外界关注。拒绝承认“九二共识”,拒不认同其“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核心意涵,台方这一立场引发的负面效应,让岛内舆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这一年,大陆赴台游客人数明显减少。台方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2月8日,大陆游客赴台人数为2544408人,较去年同期的3071965人,减少527557人,减少幅度为17%。
台旅游业界预估,依去年赴台旅客调查,平均每名大陆客在台日均消费228.58美元,预估今年将减少65万人次大陆客,即减少355亿新台币的收入。业者大叹今年是“台湾观光史上最冷的冬天”。
不仅如此,曾被誉为岛内“航空三雄”的复兴航空11月宣布解散并停飞。有台湾学者认为,大陆客锐减,收益受到严重打击,成为压垮复兴航空的“最后一根稻草”。
岛内一直期望台湾更好参与区域经济整合,以改善经济境况。要达成这个目的,离不开大陆的推动。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日前称,如果一个中国原则不能得到维护,两岸政治互信不复存在,经济合作制度化进程被迟滞,对这个问题势必带来不利影响。
台学者认为,台湾经济与大陆高度依存,这不可轻忽。台湾不应先否认“九二共识”,代之以“新南向”来寻出路,结果未见其利先受其害。台工商界人士认为,经济复苏缓慢,应加强两岸经贸合作。
前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日前也表示,两岸如在政治议题上没有共同看法,很多方面就推不动,像他一上任就着手解决“九二共识”问题,现在有些人不赞同,结果对台湾伤害很大。

【政治:岛内激进“台独”势力带来风险】
在台湾政坛,“台独”势力的言论多次引发争议:李登辉等人频繁催促蔡英文改变现状,走李登辉和陈水扁时期老路;民进党等政党一些民意代表抛出,是不是蔡英文“维持现状”已过时,台湾是否可不受限“一中框架”……。
不过,大陆立场一贯而鲜明,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近期表示,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的立场坚定不移。事实会告诉这些人,“台独”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
对于蔡英文而言,如果放任岛内激进“台独”势力膨胀,无论是给台海乃至亚太地区,还是其个人施政,带来的高风险都是不言而喻。
不但如此,台政坛一些涉外言行也引发争议。早前台立法机构负责人苏嘉全称,“台日关系”就像夫妻,“一起哭、一起笑”。前台湾“立法委员”邱毅炮轰称,所谓夫妻关系根本是日尊台卑的准殖民关系。
年内,“台日海洋对话”零成果,消息传回岛内,台渔会代表怒批,“说这什么鬼话!很生气啊!”《中国时报》文章提到当局官员表现时指,侯清山、陈美伶对于冲之鸟究竟是礁还是岛,竟然不敢明确主张,直呼台湾人的骨气怎么突然不见了?

【社会:劳工假期修法、日本核灾区食品进口争议迭起】
关乎台湾800多万劳工休假权利的“劳基法”修正案,12月在台立法机构闯关通过,确定明年将实施“一例一休”制,砍掉原有7天法定假期。台劳工团体强烈反对,批评民进党上台后政策大转弯。
近半年期间,劳工团体多次抗议当局罔顾民意。虽然修正案已通过,但被蔡英文称为“永远是她心中最软的那部分”的劳工不想轻易善罢甘休。岛内“国际劳工协会”秘书长吴静如称,一定会捍卫劳动权利,抗争不会停止。
日本核灾食品进口问题也是摆在蔡英文当局面前的“麻烦”。此前国民党当局禁止5个核灾县食品输入台湾。今年民进党当局曾提出,分两阶段开放核灾县食品进口,引发岛内强烈反弹。
民进党火速在全台各地举办10场公听会。但公听会上不断发生暴力与推挤事件,几乎每一场都在“全武行”下狼狈收场。
直到最近,台湾行政部门才表示,核灾区食品“没有健全查核管理机制,就没有开放问题”。对此,台环保团体认为,不应只是暂缓开放,连维持现状都不可以,而是要加强检测。
这些诸多领域的问题如何最终解决,无疑是无法逾越的考验。(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2016年 蔡英文 麻烦事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