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治理雾霾 国外都拿谁“开刀”
卫星云图上的中国影影绰绰,中东部和东北部一片片灰暗,诉说着中国“成长中的烦恼”。雾霾,该拿它如何是好?
治霾没有速效药,国外那些曾身陷“霾伏”的城市,也都经历长期系统治理,有些仍在和雾霾战斗。办法总比困难多,多管齐下的最终目的都是:减排、减排、再减排!
拿车“开刀”
机动车尾气是雾霾“元凶”之一。治理它,要分短期和长远两手。
11月底开始,法国巴黎出现严重空气污染。政府决定在巴黎及其周边地区采取机动车单双号限行、限速等紧急措施。12月初,相关地区空气质量已见好转。
此前有数据显示,机动车限行措施可让巴黎市区车流量减少约18%,与道路交通相关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降低15%,氮氧化物浓度降低20%。
从长远看,政策对路,会大大减少车辆排放污染。比如曾经的“雾都”伦敦采取的低污染排放区政策等,也都卓有成效。伦敦市政府还计划在20年内减少9%的私家车流量,降低12%的尾气排放。
技术给力,“刀”才锋利。洛杉矶曾饱受光化学烟雾困扰,这种烟雾由汽车尾气和工业设施排放气体混合形成。上世纪60年代末,催化式排气净化器出现,解决了汽油燃烧不完全的问题。10多年后,洛杉矶所有汽车基本全部安装净化器。此举被认为是洛杉矶成功治理空气污染的重要步骤。
此外,洛杉矶还推广更高的燃油效率标准、使用清洁发动机等。技术进步、政策严格,让洛杉矶的空气污染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洛杉矶所在的加利福尼亚州,目前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只有30多年前的1%。
拿污染工业“开刀”
漫长的雾霾“突围”之路需要对污染“大户”动手。
上世纪60年代污染加剧,促使德国对环保问题日益重视,在法律及管理条例中就工业设施排放、燃料中铅含量、大型燃烧设备排放等作出具体规定。系列措施出台迫使大量工业企业安装烟气洗涤设备,对燃料进行脱硫处理……几十年间,德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1952年发生“毒雾”事件后,英国政府立法划定禁止燃烧煤炭的“烟尘控制区”,大力推动天然气取代煤炭,淘汰落后产业,将伦敦所有烧煤的火电厂关停或迁出。
长期举措往往能治根本,而有针对性的临时措施则收效更快。巴黎去年3月遭遇雾霾时,也曾要求工厂采取污染排放最低的生产模式,有效加快了“除霾”进程。
不过,一有雾霾就采取“宁可错杀,不可错漏”的态度,工厂全关、车辆全禁,显然不科学。生活要继续,经济需发展,只有调整经济结构、升级产业,逐步消灭污染源,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
拿违法违规者“开刀”
有了健全的法律法规,更需要坚定不移的“铁腕”执行力。
据巴黎警察局统计,在本次对机动车实行单双号限行的4天内,共有4.2万辆次机动车接受了巡警的监察,其中有2200辆次机动车的驾驶员因违反限行规定而被处以罚款,可见处罚力度之大。
当然,能否将各类相关政策落到实处,不能仅靠执法者单方面的努力,还必须有更细更全的政策法规与之配套,这样才能确保这些政策在实践中可以执行。
在相关机构和专业人员方面加强建设也十分必要。如加州环保署有5个部门,其中大气质量局有约1000人专门监管汽车尾气等“移动污染源”。
与洛杉矶的汽车尾气污染、伦敦的燃煤烟雾相比,中国的雾霾成因更复杂,属于高度复合污染,有煤污染,有机动车高速增长的因素,有建材、水泥等工业污染。应对这些污染,需要多种措施齐头并进。
当然,中国的治霾决心毋庸置疑。去年,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的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提出,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如果减排目标能够实现,按有关专家的评估,雾霾污染将降低约42%。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雾霾 污染 治理 开刀 排放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