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调查显示海归加入政府部门意愿增强
“流利的外语、更开阔的眼界,使我在与外籍人士打交道时更加自如。”在英国获得硕士学位后,陈平(化名)选择回国就业。经过多轮考试,陈平成为商务部的一名公务员,她认为留英经历为现在的工作增加了几分“底气”。
像陈平一样学成归国,日渐成为留学人员的主要选择。教育部统计显示,1978至2015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404.21万人,完成学业人员中221.86万人选择回国就业。
相比于原先大多选择进入外资企业工作,海归们“从政”的意愿有所增强。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近日一项针对海归就业的调查显示,1328份有效问卷中,32%受访者计划或曾经报考过公务员。值得注意的是,有1.5%的留学生回国后成为公务员。
CCG秘书长苗绿认为,政府部门很需要海归人才,“中国的对外开放逐渐深入,政府的管理能力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国际化转型和与世界接轨的速度与质量”。
据陈平介绍,去年与她同届考入商务部的同事,近半数都有海外留学经历,专业集中于法律和经济。她认为留学生在政府及事业单位中“有外事需求或者对外语要求高的岗位”中优势明显,而且“更容易适应之后的驻外工作”。
除了语言优势和国际化思维,海归们更具备专业的知识背景,掌握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会长桑澎认为,如果留学生所学专业与政府岗位“对口”,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优势。这点对于“技术型”人才尤其突出,留学生回国加入政府部门或相关事业单位,能与国家重大需求对接。
“德国留学期间形成的工作态度及工作方法,使我能把自己手头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工作更加有效率。”在山西省一家派出所工作的赵昭(化名)认为,德国的工作理念对自己从事政府基层工作有很大助益,“走出去的经历让我能踏踏实实进步,而不好高骛远,更好地为民众服务”。
随着各级政府对海外人才的重视,海归们发挥优势的空间也不断加大,如通过人大、政协等平台参政议政,通过高层次人才联系制度与政府实现常态化联系等。海归人才为政府“献智”,还可以通过加入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海归教师到政府部门挂职锻炼、参加智库为政府部门建言献策等途径实现。
苗绿认为,留学生既接中国地气,又熟悉国际规则,海归们还可以寻求去相关国际组织就业,“在了解别国需求及国际形势的情况下,更好地为中国发声”。
编辑:韩静
关键词:海归 政府部门 加入
      
 

美国旧金山圣诞老人大聚会
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开港试生产
不走陆路改空降 “圣诞老人”搭热气球出发
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福建泉州开幕
“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领取2017年诺贝尔和平奖
伊拉克民众集会庆祝击败“伊斯兰国”
探访中国造世界首座半潜式智能海上渔场
华盛顿点亮国会圣诞树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