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海外华媒籍深圳“正能量”而发展
他是一名旅日社评作家,曾采访过5名日本前首相,60多名日本国会议员,出版过多本评述日本的著作;他充分发挥媒体人的优势,向日本主流社会放大中国声音,宣传推介深圳,促进住在国与祖籍国的友好交流。他就是《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总编辑、深圳市海外交流协会海外理事蒋丰。
一头银发、儒雅笃实,蒋丰给人的印象总是那么亲切。不过他说话声音洪亮,如同他在报纸、电视上发表的评论一样铿锵有力。积极宣传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推动中日发展友好关系,这位海外华文媒体的少壮派,每年要花大量的时间往来于中国和日本,参加各种活动,工作对他来说就一个字——“忙”。
但最近几年,每年文博会前后,他无一例外地都会来到深圳:参观文博会感受深圳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出席侨交会新闻发布会,了解侨界“第一展”的最新动向;实地考察深圳高新技术企业,亲身感受深圳创新创业氛围;倾听深圳的改革和创新发展讲座,了解深圳历史……他说,惟有全面深入了解深圳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才能在海外把深圳故事讲得更好。
为何他与深圳如此缘深?今年5月,蒋丰受邀来深参加第十二届文博会期间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海外华媒籍深圳“正能量”而发展》道出了个中原委。
这篇引发海外华文媒体大讨论的评论中说道,成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深圳经济特区,基本上是与海外新华侨华人创办的华媒并行发展的。这种发展的“同步性”,让海外华媒对深圳有着一种特殊的“亲切感”,犹如“命运共同体”。如今,他们抵访深圳,在感受深圳巨大变化的同时,也可以回观自身的变化;在激赏深圳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可以感慰自身的发展。
在他看来,在深圳,“创新精神”已然转化成为一种创造力。而这种“创新精神”恰恰可以让海外华媒省观自身的创新是否有所不足,是否应该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摸索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唯有坚持不断创新,海外华媒才有可能持续发展。蒋丰说,深圳除了“创新精神”还有“攻关精神”,深圳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是没有困难,海外华文媒体对比自身,遇到困难的时候,“攻关精神”够不够、足不足?
正是因为可以汲取到深圳特有的“创新精神”和“攻关精神”,火红五月这个每年国内各地侨务系统举办活动的“热季”,面临众多“选项”时许多海外华媒仍选择了来深圳参加活动。而他自己由于被深圳的“创新精神”与“攻关精神”深深触动,先后撰写了多篇介绍、推广深圳的文章,并被日本媒体广泛转载。
不仅如此,2015年11月至今年3月,首届中国深圳海外创新人才大赛日本站系列活动如火如荼地举行,蒋丰又一次发挥他在当地的人脉资源优势,协助发动了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一桥大学等多所名校的学生、教师、研究员,以及全球500强公司的创新人才报名参赛,让更多日本的创新创业人才进一步认识深圳。而中国深圳海外创新人才大赛藉此成为了宣传城市形象的又一面金字招牌,值得一提的是,蒋丰还与全日本华侨华人联合会、全日本中国人博士协会、日中商务促进会等各个组织密切合作,经常组织交流活动,并专门开设深圳知识有奖问答、竞猜等环节,介绍、推广深圳。在他的影响下,日中商务促进会等组织曾专门组团来深考察投资,最终促成了次世代新型电机项目和医疗图像处理项目落地深圳的意向。
编辑:韩静
关键词:深圳 海外 发展


美国旧金山圣诞老人大聚会
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开港试生产
不走陆路改空降 “圣诞老人”搭热气球出发
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福建泉州开幕
“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领取2017年诺贝尔和平奖
伊拉克民众集会庆祝击败“伊斯兰国”
探访中国造世界首座半潜式智能海上渔场
华盛顿点亮国会圣诞树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