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快马加鞭
近日,河南省内黄县六村乡椒农在晾晒尖椒。2016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进一步增加,农业的要素、产品、技术、产业、区域、主体等方面结构进一步优化。 刘肖坤摄(新华社发)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深刻变革,不能只动结构、不动机制,要用改革的办法激发活力、增添动力。总的方向是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依靠市场手段动员要素、优化配置、提升效率——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农业农村经济有何新进展?今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又在哪里?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良好开局,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
农业经济“两稳三进”
今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稳中向优的良好态势,实现了“两稳三进”。“两稳”是农业生产稳,农民收入稳。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2325亿斤,是历史第二高产年,棉油糖、肉蛋奶、水产品供给充足。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增幅有望继续高于城镇居民。“三进”是农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大步迈进,农村改革稳步前进。
提及发展态势,数据最有说服力:籽粒玉米调减3000万亩,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6%,以休闲农业和农村电商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涌现;农药使用量继续零增长,化肥使用量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接近零增长,一些地方实现负增长;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出台,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面积超过8亿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270万个,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超过30%。
今年“三农”工作的一大亮点是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以玉米为重点调整种植业结构,以生猪和草食畜牧业为重点调整畜牧业结构,以保护资源和减量增收为重点调整渔业结构。各地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新建成果菜茶标准园800个,创建畜禽水产养殖示范场6851个。加快农产品全程监管和追溯体系建设,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3万个。
探索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模式是另一大亮点。今年以来,我国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建设高标准节水农业示范区11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200个,启动耕地轮作休耕试点616万亩。创建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和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水产健康养殖示范面积比重达到51%。开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试点和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启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
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韩长赋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破解当前农业供需结构失衡的必然选择,又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一方面,破解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迫切需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农产品供给大路货多,优质的、品牌的还不多,与居民消费快速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农民费时费力生产出来的产品却卖不上好价,迫切需要促进农产品供给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
另一方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诸多有利条件。随着农业连年丰收,当前重要农产品供给充裕,推进改革有物质前提;随着消费快速升级,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迅速增加,优质、安全、品牌农产品需求潜力巨大,推进改革有引导动力;随着国际国内市场融合,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农业国际合作面临重大机遇,推进改革有发展空间。
如何从整体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这就要从生产端、供给侧发力,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调整优化农业的要素、产品、技术、产业、区域、主体等方面结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增加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在具体措施上,明年要调减非优势产区玉米1000万亩,开展粮改饲、粮改豆补贴试点,扩大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要稳定生猪生产,统筹养殖污染治理与生猪生产的关系,按照规模高效的发展要求,优化生猪区域布局,引导生猪养殖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鼓励各地争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发展区域优势特色农产品。要加快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让“双创”成为农村发展新动能。
核心目标是农民增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农民增收。改革要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今年前3季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虽然增幅总体仍然高于城镇居民,但较往年已经明显放缓,为近13年来最低,2004年以来首次没有高于GDP增幅。预计明年多数农产品价格仍将低位运行,农民增收难度加大。要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深刻变革,不能只动结构、不动机制,要用改革的办法激发活力、增添动力。”韩长赋说,总的方向是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依靠市场手段动员要素、优化配置、提升效率。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业资源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补贴制度体系,提升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围绕深化农村改革,中央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以土地制度改革为主线,对有关改革事项作出长远性、战略性制度安排,并批准开展农户承包地、宅基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体资产等改革试点,农村改革的四梁八柱已经基本建立起来。
目前,农村改革的试点正在逐步扩大。明年的重点是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等。“三权分置”改革要探索多种实现形式,让农户的承包权稳下去,让经营权活起来,让沉睡的农村土地资产醒过来。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整省试点将扩大到28个省份,确保2018年底在全国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扩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争取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确认、股权量化和资产管理方面取得经验。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农业 改革 结构性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