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地铁为杭州带来更大想象
地铁一出现就被视为大都会的象征。高度发达的轨道交通系统,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城市未来的骨架,随着轨道交通出现,城市空间被再次重组。
地铁为杭州带来更大想象
肖 纯
12月21日,杭州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至2022年,杭州将形成包括10条地铁和2条市域线、总里程数超过446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尽管杭州在2012年就有了首条地铁,但与城市发展速度、市民出行需求相比,地铁供给还远远不够。最新数据显示,杭州轨道交通里程在国内城市中居第13位,这与杭州的城市地位和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符。
我们愿意相信杭州轨道交通的谨慎与审时度势,毕竟轨道交通建设不能唯长度论。理想的规划应是四面八方的地铁在市中心汇集,然后再分散到各个方向,这样能在短时间内运送最多旅客。市中心交通压力最大,如果在这一地段内,运行相同线路的地铁越多,越能分散客流。这样还能降低单条线路的发车频率,如果15分钟一班,有3条线路在该区重合,发车频率实际就成了5分钟一班。这种线路设计在国外很常见,但国内地铁就只能增加单线发车频率,即便增加了车次,一旦出了市中心,客流骤降,频繁发车就会造成浪费。
杭州轨道交通作为后起之秀,能否通过高瞻远瞩的规划,一举补齐短板,实现弯道超车?
高度发达的轨道交通系统,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很多国际化大城市的汽车保有量不亚于中国城市,但汽车的高保有量并不意味着高使用率。由于轨道交通的便利,完全没必要使用汽车。在伦敦、纽约等地,方圆500米内就有地铁站。这种高密度的站点分布,保证了人们使用轨道交通的便利性。重点在于,轨道交通以及其他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能否真正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轨道交通解决了市民出行难的痛点,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城市未来的骨架。古代很多城市沿河而建,除了取水方便,还有水运便利等因素。在汽车时代,城市突破了河流的束缚,实现更大尺度的发展,公路取代河流成为城市的骨架。而随着轨道交通出现,城市空间被再次重组。
现代城市规划中交通引导发展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的模式,让轨道交通从简单的解决拥堵,到促进商业、激活郊区,甚至再造城市。新宿和拉德芳斯正是得益于轨道交通带来的机会,最终夯实了东京和巴黎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地位。正因如此,杭州有必要将轨道交通建设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鼓足更多干劲、拿出更大智慧加以发展规划。
如今发达国家的很多城市都将目光投到地下。如果说天际线是城市高度的剪影,地下空间则在深度和速度上,铺就了通往国际化大都市的高速路。这里所指的地下空间早已不局限地铁和地下管廊,还应谋划更宏大的蓝图。
对杭州而言,除了地下管廊与轨道交通之外,将来必然会有很多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过江隧道等。如果前期缺乏统一规划,让这些地下空间各自为政,就无法形成互联互通的大格局。杭州此前在城市治理上的“多规合一”就是旨在解决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的问题,此举无疑会强化对地下空间的管控能力,实现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
1863年,地铁一出现就被视为大都会的象征,地铁与都市的英语都是Metro。杭州轨道交通三期的建设,可以让城市发生更多美好的改变,承载起杭州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光荣与梦想。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轨道 杭州 交通 地铁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