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怀抱梦想报家国

第二届“百名海外名校博士创业中国行”纪实

2016年12月26日 09:47 | 作者:廉维亮
分享到: 

欧美同学会位于北京长安街旁的四合院,雕龙画栋的殿堂、虬枝影重的照壁、百年积淀的古朴大气,对于一群久居海外乍一归国的游子,更是情丝凝缠、恋土怀乡的佳苑。

一百多年前,新生的欧美同学会在这里兴建了这处会所。顾维钧、梁敦彦、詹天佑、蔡元培等人经常于此聚会,遵循“修学、游艺、敦谊、励行”的宗旨,传承留学报国精神,团结海内外留学人员。

一百年后,107名来自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耶鲁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海外知名高校的博士聚会于此,开启了第二届“百名海外名校博士创业中国行”活动。这次由欧美同学会和“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共同主办的活动为期6天,通过在北京、广州、宁波三地举办创业辅导和论坛、项目路演和实地考察,为海外学子创新创业搭建交流、融资和落地的平台。

“你们具有宽阔的世界眼光,怀有浓厚的爱国之情,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深受祖国和人民的厚望和期待。”19日上午,站在百年前先贤聚会的地方,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戴均良欢迎博士们归来,希望同学们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相结合,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创造实践,真正使创新创业实践在祖国的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甫出国时,博士们大多尚是青葱少年,历经海外七八年时间的刻苦学习和实践,如今他们已经是学有所成,掌握着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绿色环保等前沿科技领域先进知识技术的高层次人才。他们带回的100余项创新创业项目,正是祖国现代化建设最亟须的领域。

“走得再远,根在这里,学有所成,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报效祖国。”曾参与组织第一届“百名海外名校博士创业中国行”的留英博士李琦对记者说。作为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的博士后,留在海外发展对李琦而言并非难事,但留学报国一直是心中的梦想。同时,作为全英学联的主席,他还号召更多的海外学子归国效力。

20日上午,博士们在北京市房山区启动了此次“中国行”,房山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这里的优惠政策,召开了重点项目对接会。来自乌克兰敖德萨国立理工大学的博士周晖雨与中英科技创新孵化中心签约成功,成为此次活动达成合作的“第一单”。对此,周晖雨非常兴奋,“很开心能够在房山签下‘首单’。”

尽管多数人没有马上签署合作协议,但房山区求贤若渴的迫切和无微不至的创业支持政策给博士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对这里提出的保姆式创业服务很感兴趣。地方政府能够设身处地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帮助,在工商、户籍、产权保护等方面进行‘保姆’式服务,将有助于我们迈开创业创新的第一步。”博士卢宇说。

21日,博士们马不停蹄,从北京的冬天一下扎入了温暖的南国广州,这里也是一百多年前留美幼童容闳迈出留学报国第一步的地方。在这里,博士们参加了2016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与更多的海外留学人才一起展示前沿项目、寻求真诚合作。

就读于日本国立东京农工大学的谷志杰从留学伊始就计划着回国创业,尽管如今他已经是日本某著名企业的核心技术研发人员,“由于掌握着部分核心技术,我所在的公司多次催促我加入日本国籍,但我的想法一直没有变。在国外的每一步,都是为了回国创业做积累。”在这次广州海交会上,他也看到了很多国内厂商研发的相关产品,“总体来说,国内的这项技术还处于组装加工阶段,核心技术较之日本还有差距,我对未来回国创业抱有极大的信心。”

在广州,即将从德国慕尼黑大学毕业的苏畅博士在行程间隙去暨南大学讲了一堂课,她所研究的领域是环境变化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这正是国内最紧需人才的领域,尤其对于雾霾给呼吸系统造成的影响,德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原本计划在德国做博士后研究,但目前国内对于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召唤着我尽快学成归来。我们都是祖国的一颗螺丝钉,找到合适的部件安装使用、发挥作用才是最终目的。”

同样就读于德国的王文鑫博士一样归国心切。“与以往的留学生出去不愿回来不同,现在全世界最好的创业乐土就在中国。每到一地,我们都能感受到各地政府对于人才的渴求,各种优惠政策保障、充足的资金支持、融洽的创业氛围,可以让我们尽可能的施展才华。”

从京津冀到珠三角,再来到位于长三角的宁波,博士们深感百闻不如一见,只有亲自到各地的创业园区,才能真正感受到祖国的深刻变化。“空有报国志不行,关键要找到适合自己发挥才能的报国之门。”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哈佛大学博士王亮表示,“目前国内很多企业正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感觉自己的所学所用能在国内很快派上用场、产生效益。”

站在创新之潮涌动的宁波街头,王亮和李琦一起交流未来创业的梦想,不由得发出共同的感慨——“无论走到哪里,我们的中国心都不会变。”他们告诉记者,如今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正进入经济缓慢增长的困境,而在祖国各地,人们都在为了实现中国人自己的梦想不断加快步伐,这种时不我待的节奏也在深刻地感染着海外博士们。

“怀抱着留学报国的梦想,在国外名校刻苦攻读多年,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而这个‘有朝一日’如今看便是今日、便是此时。”王亮说。

拳拳的报国心遇上滚滚的创新创业浪潮,博士们的此番中国行受益颇多,实现学成报国的梦想正当其时。

“留学人员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的优秀群体,留学人员回国是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重要载体。”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夏颖奇鼓励参与此次活动的博士们把握潮流、抓住机遇,让自己的创业梦与爱国心一起在中华大地上发展、腾飞。他的这番话,既道出了组织此次活动的初衷,也表达了祖国召唤赤子、亟待英才的热忱。

编辑:韩静

关键词:博士 创业 海外 报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