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14岁儿子是“音乐神童” 患癌妈妈求“有偿培养”

2016年12月28日 16:46 | 作者:李雯洁 | 来源:羊城晚报
分享到: 

  “音乐神童”雨松正在学习

羊城晚报记者最近一次见到雨松,是在圣诞节当天。他在新东方五山校区上德语课,据说“上手很快”,而他的妈妈林端瑜刚刚做完第八次化疗,目前身体状况趋于稳定,不久便可以进行手术。

对比几个月前,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向着更积极的方向变化。今年9月,记者帮接到患癌妈妈林端瑜的求助——希望有机构或个人能有偿培养她14岁的儿子——“音乐神童”吴雨松。如何有偿培养?孩子母亲病情如何?孩子的父亲又在何处?带着一系列疑问,记者开始介入这一求助事件。

母亲寻求“有偿培养”

今年42岁的林端瑜是增城第一位出色的女法医,儿子吴雨松小小年纪才华横溢,自小学习钢琴,被誉为增城“音乐神童”。母亲在工作上努力钻研,儿子计划出国深造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丈夫经营一家小小文具店,虽然收入不高,但也在全力支持着儿子学琴。原本美好的日子就在眼前,但林端瑜却被查出罹患乳腺癌晚期……

记者第一次在医院见到林端瑜时,她刚做完一期化疗,身体很是虚弱。而她总共需要经过八期化疗后才能考虑进行手术。化疗带来的一系列反应给她身体上带来难以承受的痛苦,同时她也担心自己无法尽全力去培养雨松成长、成才,耽误了孩子的学琴之路。为了不让孩子的音乐之梦搁浅,遂提出有偿培养的想法。

雨松打开梦想之门

随后,一篇《面对极具音乐天赋的儿子,病危妈妈有个心愿谁能圆》的报道出街,并立即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关注。当天就有素昧平生的保安拿着报纸来到林端瑜的单位希望为其捐款,还有一些市民给晚报来电希望培养和资助雨松学琴。

最终,经过羊城晚报的牵线搭桥,从市民到政府部门、从企业到公益机构,各方力量汇总而来,都在为鼓励妈妈抗癌和孩子追梦群策群力。

“我很多原已失联了的同学校友看了羊晚后,也千方百计找到我的电话要来探望。”林端瑜学医时的老师同学在看到报道后,积极为她寻找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并为她打通了医疗资源。

记者也在了解到雨松想去世界顶级音乐学院——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学琴的需求后,联合新东方语言学校及北京新东方前途出国广州分公司,为雨松安排了免费的一对一德语培训课,同时根据雨松的实际情况,免费为他提供留学规划及流程办理。

“我现在医疗费用还够用,很多捐款我回绝了,但我仍然深深地感激他们。看着雨松离去德国学音乐的梦又进了一步,我感到很欣慰。感谢你们!感谢记者帮!”林端瑜说。(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李雯洁)

编辑:梁霄

关键词:才华 化疗 医疗 音乐 企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