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制度僵化 国企人才流失加剧
国企人才流失有所加剧。《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获悉,国有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在下降,特别是金融、贸易类业务部门离职率上升明显。
某中央级国有保险集团,2014年以来集团公司班子成员走了1个,直属单位领导人员走了5个,直属单位总部部门级管理人员走了12个。
上市公司2016年中报显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型银行出现离职潮,三家银行上半年员工总计离职18000人左右。
除了重要部门和重要岗位,一些企业基层的技术骨干、核心员工流失也十分严重。通化钢铁集团党委书记孙毅说,由于国有钢铁企业收入下降、发展前景不确定,很多车间的业务骨干都选择离开通钢。他说:“可以说,不想走的都是现在走不动、走不了的。”
“新来的大学生,探亲假厂子一般都不敢给。否则回去跟老乡,其他同学一比较,回来就辞职不干了。”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无缝钢管厂一位作业长说,去年厂里来了3个大学生,春节同学们聚会后就走了2个,大专生也走了不少。
国企为何难以留住人才?记者调研发现,国企制度僵化导致的分配制度不健全、人才上升受阻等现象,是国企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分配制度不健全,平均主义仍存。当前国企仍然存在分配制度僵化、吃“大锅饭”的问题,员工待遇难以与民营企业相比。 东部某省一家地方信托公司的一个小团队曾经一年创下1亿多元的利润,团队负责人被多家竞争对手高价“挖角”。这家企业为留住人才,当年创纪录地给他们开出了500万元的奖金。公司董事长说:“这已经是我们的极限了,因为他们多拿别人就要少拿。如果在民营企业,他们这个业绩可以轻轻松松拿一两千万元奖金。”
其次是上升空间有限、论资排辈严重。中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人事劳资处副处长霍良认为,国企上升通道狭窄且受束缚较多,导致骨干员工施展不开手脚。近年来,抚顺石化设立了从车间技术骨干到集团公司技能专家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工资收入可比照公司高管、分厂领导和车间领导级的收入标准,为留住人才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一些人虽然评上了技能专家和技术专家,如果没有管理层支持,他们想搞的技改、想做的项目还是做不了。
第三,民营企业崛起导致国企面临更激烈的人才竞争。一位地方国企负责人认为,大多数国企都面临着民企的同行业竞争,近年来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对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给出的待遇、福利条件也越来越优厚,导致国企留住人才的能力大幅度弱化。近年来,国有企业骨干员工跳槽到民营企业成为总经理、副总经理的较为常见,而国有企业大多难以匹配民营企业给出的条件,只能通过感情来留人,效果不佳。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认为,最大的国有资产流失是人才流失,比资产流失要严重得多。应当从顶层设计上强化对人才的重视,激励人、让人成为企业的主人。
江西省国资委副主任郑高清建议,将企业工资总量的增减与企业经营效益紧密关联,使职工工资增长幅度与企业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相匹配;对企业引进的核心科技人才、优秀高技能人才,可实行工资总额预算单列。
一位地方政府负责人认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职数是有限的,而且一些技术型人才搞管理也不是强项,可在国企推行“双通道”,解决骨干员工的“地位”问题。他说,互联网“三巨头”BAT均建立了员工职业发展双通道,如阿里巴巴集团将员工的岗位分为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两类,专业人员最高级别是首席科学家,其地位与集团的副总级别相当。类似做法可供国有企业借鉴。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记者王炳坤、陈灏、李美娟、杨毅沉、叶锋采写)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国企 人才流失 员工 企业 僵化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