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战争硝烟战争硝烟
冯玉祥逸事三则
写“丘八”诗
冯玉祥第一次到北碚,是1938年夏天。当年北碚获得农业丰收,人们兴高采烈。区长卢子英给他准备了一匹枣红色大马,两人骑着马,时而一前一后,时而并排而行,时而骑马飞奔,时而牵马并走,观山望景,视察民情,感慨万分。一次,冯玉祥眼见农民屋檐下悬挂着一排排金色包谷,十分高兴,于是欣然吟咏道:
一群鸭,在桥下;游着水,叫咖咖。
稻穗已秀茂,肥鸭田作家。
大雨时常落,农民不害怕。
房下悬包谷,色黄如金杵。
一排复一排,使我手足舞。
有此好收成,抗日少痛苦。
卢子英陪同冯玉祥参观了北碚各单位后,在兼善中学礼堂举行盛大集会,欢迎冯副委员长视察北碚。卢子英主持欢迎仪式,请冯玉祥作当前抗战形势的报告。冯玉祥向大家作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告,盛赞北碚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的志愿从军、抗日救亡的运动。报告后,中午就在兼善中学用餐。饭后,冯玉祥由卢子英陪同,准备乘船去北温泉游览。行至街上,看见有很多宪兵与警察站立街旁,便问卢子英:“这是为什么?我是一个什么人呀?要动用这么多的宪兵与警察来保卫?”
“你是中央军委的副委员长嘛,我们……”未等卢子英说完,冯玉祥就说:“什么副委员长不副委员长,我就是一个丘八,把他们解散,以后不能这样了!”
下午,北温泉公园集中了两三百人在草坪集会,冯玉祥在会上作了《如何训练新兵》的演讲。
初到北碚,冯玉祥感到事事欢欣,唯独对街头上有宪兵警察作保卫一事,仍耿耿于怀,很不满意。于是写道:
走出校门来,行到大街上。
宪兵和警察,站立在街旁。
百姓担物者,强迫令停放。
无故阻民行,使我甚愧惶。
无法相劝说,只可暗心伤。
前后拥大群,究为谁增光。
我是一丘八,自顾颇平常。
吃穿皆民血,何必装假象?
后来冯玉祥到北碚,再也没有宪警护卫了,跟普通人一样,穿身中式大褂,背着竹篾背篓,独自一人上街赶场,宛如土生土长的老百姓。
关心育才学校
冯玉祥初到北碚时,正值陶行知创办育才之际。国民政府教育部不准育才学校立案,进行政治迫害,经济封锁,经费极端困难。冯玉祥即用募捐来的现金资助,从五万、十万到三十万、五十万不等,解决了育才学校的燃眉之急。
育才学校古圣寺所在地属合川县草街子管辖。草街子的头面人物张登廉,在国民党合川县党部的指使下,经常派一些不三不四的地痞流氓,到育才学校寻衅闹事。时而白天,时而晚上,对学校师生进行恐吓。冯玉样知道此事后,以参观为名,到育才学校住了三天。用卢子英借给学校的枪支弹药,亲自把青年教师和年龄大的同学,组织起来公开进行军事训练,并在附近交通要道多次进行军事演习,似乎在告诉人们,有谁胆敢来侵犯,就叫他有去无回。嗣后,那些地痞流氓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
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特务到育才学校抓人,大批中共地下党员转移到外地工作,党员老师戴白韬虽然离开了学校,但一时走不出重庆,特务搜寻很急。陶行知亲自把戴白韬送去冯玉祥家中隐蔽,并对冯玉祥说:“特务要抓白韬,让他先在府上住几天吧?”
冯玉祥满口答应:“欢迎,欢迎!”
戴白韬在冯家住了几天后,冯玉祥将其化装为国民党军人,派部下送出重庆,安全去了延安。国民党特务到育才学校扑了空,什么也没抓着,又强令在学校中建立国民党区党部。经请示董必武同意,育才学校建立了一个假国民党组织,由冯玉祥给了他们五张国民党空白党证,填了五个假名字,就把这个“国民党区党部”建立了起来,挫败了国民党企图打入育才学校的阴谋。
冯玉祥经常到育才学校访问,巨细必究。有一次,陶行知告诉他,音乐组有个优秀生叫陈贻新,因患病头发都已落光,希望他能帮忙设法医治。
“好,我设法去找人给他治疗。”冯玉祥满口答应,他去到重庆,通过黄次咸找到一位由法国回来的医生,听说是陶行知的学生,当即表示,不但愿意义务治疗,而且不收药费。黄次咸也主动捐膳食费,冯玉祥则负担来回路费。就这样,把陈贻新接到重庆医治,只用了两个月的工夫,就治好了陈贻新的病,使其长出了头发。
育才学校绘画组的同学画了很多的画,举行画展,冯玉祥满腔热情地支持鼓励,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小艺术家赞》,赞扬这些作品是“处处有意思,幅幅都秀拔。表现出天真,满眼皆奇葩。”
音乐组的同学举行演唱会,他不仅多次亲自参加,而且在大家的热情邀请下,还与同学同台表演节目。1942年除夕,他们举行联欢,冯玉祥给同学唱了一首自编的泰山民歌《柴夫的儿子》:
爸爸呀上山去打柴,
日落西山方才回来。
百斤柴草百里路啊!
我得读书怎敢发呆,
我得读书怎敢发呆!
“利他”的师傅
北碚的初冬,气候已经很冷了。这天,冯玉祥头戴灰色布帽,身穿灰色旧棉衣,脚穿一双半新旧的青色皮鞋,来到兼善餐厅赴宴。
原来是士绅王荫槐设宴请他。这王荫槐乃北碚大士绅王尔昌之子,早就想巴结冯玉祥能出人头地,先后曾数次随同冯玉祥到各地募捐抗日。
冯玉祥坐在席首,王荫槐以东道主身份,坐在冯将军之侧。应邀出席作陪的有北碚博物馆主任李乐元、美丰银行经理周以仕、宝源煤矿董事长蓝文彬等人。王荫槐不住给冯玉祥奉菜,边搛边说:“这是脆皮鱼。”
“不要搛,我自己会来。”冯将军阻止道。
“这是下锅炸香,不是凉拌,用腊月蘑菇、鸡蛋和边油才弄得起。”王荫槐说得天花乱坠:“这些菜只有兼善餐厅才有,在重庆没有别的厨师能弄得出来。”说着又往冯玉祥面前搛。
“够了,够了,吃不了这么多。”冯玉祥边推让边问:“是哪位厨师,弄得这么好的菜,何不请他出来一起尝尝。”
厨师来到席前,王荫槐站起身对冯玉祥说:“就是这位王师傅弄的。”回头又对厨师说:“副委员长请你来共同饮杯酒。”
冯玉祥要王师傅坐下,王师傅推辞说:“我还要弄菜,没有时间陪副委员长,请原谅!菜弄得不好,请指教!”说完向冯玉祥欠欠身,就回厨房去了。
冯玉祥用目光送走厨师,沉思了片刻,停住筷子说道:“这个师傅很谦逊,菜弄得这么好,还说孬,要请指教,这种谦逊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是很难得的。”说罢又靠在椅背上思索什么。
大家见他不吃菜,也都停下了筷子。
“噫,你们各人吃呀,不要等我。”冯玉祥虽然这么招呼大家,但自己仍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的想法:“这样好的菜,他弄出来让我们吃,他本人不吃……这是一种利他主义精神,须得我们提倡。凡事只要利他不利己,国家的一切事情就好办了。全国合作总社提出的口号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如果效法王师傅的精神,只提‘我为人人’这句话,不是意义更大,事情更好办吗?我住在虎溪河,那里有个合作社,是合作总社办的,要我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几个字,我不写就是这个原因。”
冯玉祥看了看席间诸位,接着又说:“今天在北碚吃一餐饭,很幸运,遇到了这位‘利他’的师傅,我要把他这种精神作为座右铭,所作所为利他不利己。”
这时,他好像才意识到,大家都停下筷子在听他演讲,赶忙招呼:“嘿,不要光听我说话,要吃菜呀!”说着,他举起筷子去搛菜,以示带头,但当他把筷子举起还未着陆,又停了下来,风趣地说:“三国时的曹操说,‘宁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曹操想当皇帝,在座的没有人想当皇帝吧?所以,我说不要学曹操,要学王师傅的利他精神,只要人人都不利己,国家的事情就好办了。”
1945年底,冯玉祥在重庆发起建立了轰动一时的“利他社”组织,受到社会上的普遍支持与称赞。
编辑:曾珂
关键词:冯玉祥 冯玉祥逸事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