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报刊亭不卖报纸卖寿衣 经营者解释寿衣只是搞副业

“本来是为了方便大家买报纸杂志的地方,现在全用来私人盈利了。”近日,有市民反映天通苑清华长庚医院附近一处报刊亭卖起寿衣、骨灰盒。记者了解到,该报刊亭已存在两年多,夏天时售卖食品、饮料,今年入冬开始售卖殡葬用品,从未卖过报纸。经营人称会在入春后开始售卖报纸。北京市报刊零售公司工作人员人员昨日表示,现场查看后已对其断电并责令整改。
市民举报报刊亭不见一张报
“天通苑东二街、清华长庚医院东边,报刊亭变身寿衣寿衣店,该有部门来管管吧?”近日有市民网上爆料见报刊亭变身寿衣店,便民设施变味成了私人的盈利工具。
前日北京晨报记者来到天通苑,在太平庄中二街与立水桥北路的交叉路口看到已经“变身”的报刊亭。报刊亭占地5平方米左右,周围被蓝色的铁皮围挡起来,仅在西北侧留着一扇门。门旁张贴着巨大的广告,上书“寿衣”二字,旁边小字写着“24小时一条龙服务”并附上电话号码。在另一侧,则有一个黑色电子屏幕轮转播放经营项目,包括各式寿衣、骨灰盒、墓地、仪容修复、遗体返乡、灵堂布置等与殡葬相关的各种商品和服务。推开报刊亭的门,里边放着寿衣、被子等殡葬用品,不见报纸、杂志,也不见人。
附近居民告诉记者,这个报刊亭已存在两年之久,空置了很长一段时间。“去年夏天开业的时候卖小食品和饮料,卖了一段时间,今年入冬开始卖寿衣。”一居民告诉记者,从报刊亭开业以来,从未见有人卖过报纸或是杂志。“政府给他批的就是卖报纸的地方,他占着公共地盘卖其他东西,太不合适了!”住在附近的居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偶尔会购买报纸、杂志,但如今只能在地铁站内购买。“便民服务不光不便民,现在霸占便道还挡路呢。”
经营者解释寿衣只是搞副业
随后,记者拨通寿衣店经营者崔先生的电话。他表示自己经营这个报刊亭并没多久,“这才刚弄好,开张没多久”。他解释,由于天气寒冷,报刊亭内并无取暖设施,所以他一般并不会坐守报刊亭。“冻得人坐不住,所以也就没法儿卖报纸了。”
之所以选择售卖寿衣是因为报纸难卖,利润很少,“所以大家都得搞点儿副业来补贴,你看其他报刊亭除了卖报纸也卖很多其他东西。”崔先生表示,他只是暂时不售卖报刊,等到气温回暖就会正式售卖报刊,“等开春了暖和了,这儿也会卖报纸和杂志。”
报刊零售公司
将约谈经营者
记者就此联系到北京市报刊零售公司昌平分公司。相关负责人杨先生表示,曾接到过群众相关举报,检查后也多次约谈该报刊亭的经营者,并要求停止经营。经查,该报刊亭属超范围经营,也没有经营寿衣等殡葬用品的营业执照。昨日记者再次致电杨先生,他表示分公司已联合街道办对附近几处报刊亭进行检查,对属于占用报刊亭用作其他用途的三家报刊亭断电,要求整改,几家报刊亭将在整改之后恢复正常营业。
网店售卖韩国坚果 韩文标签写"过期"中文写"没有"
在电商平台1号店上,消费者陈真(化名)买了一万多元的韩国进口食品,根据韩文标签,其中一款全部过期,另一个款部分过期,中文标签则显示都没过期。
中韩标签“打架”以哪个为准?
12月15日,澎湃新闻记者联系到了上述进口食品的国内经销商上海巢尚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否认了“过期”一说,据他解释,这批进口食品是专门向韩国厂家定制的,要求生产时即按生产日期标注,因此应以中文标签为准,并没有过期。
编辑:梁霄
关键词:报刊亭 寿衣 经营者 副业


美再次发射“二手”猎鹰火箭 将10颗卫星送入轨道
中国邮政发行《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京城赏花正当时
英国剑桥举行葬礼告别霍金
马西西接任博茨瓦纳总统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通过多项成果文件
多伦多举行复活节游行
中国“最北”湿地迎来今年首批候鸟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