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张连起:撸起袖子加油干 稳中求进谋发展

2017年01月12日 10:21 | 作者:张连起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2017年元旦假期,最热的词非“撸起袖子”莫属。

张连起

张连起

从历年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化特征看,政策总是逆周期的,即经济过热的时候收紧,经济疲弱的时候宽松。在过去2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关于次年的经济政策安排中,我发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年份居多,货币政策宽松的年份很少,这反映出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拉动型特征。2017年执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为了防止经济下滑,货币政策偏向中性,则是为了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国企改革,重中之重。

2017年是改革深化之年,国企改革首当其冲。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17年要加快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可见,国企改革排在各项改革的首位。国企中很大一部分属于周期性行业,不仅面临高库存和产能过剩的压力,而且债务率较高,只要国企改革的五大任务能够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完成率就可以大大提高。

国企改革的推进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到现在,至少经历了四轮,且取得了很多成果。这轮国企改革的方向和方法完全正确,难点在于改革推进的深入度方面,即混改中民间资本的参与度、债转股的实现比例、证券化率的提升率等能有多大。不过,本轮改革自上而下的动力应该比前几轮都要足,因为国企的债务规模到2016年底将接近90万亿元,且跑冒滴漏仍绵绵不断,给经济带来很大的风险。要做好防守工作,就是不让国企的杠杆率进一步上升。

房地产去库存,求稳。

影响一个城市房价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慢变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主要包括城市化带来的人口流入及政府的土地供给;另一类是快变量,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房地产市场的供需格局,主要包括政府的房屋限购政策及金融环境。

中国经济30多年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能源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拉动的,有的甚至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这一粗放型发展模式虽为中国赢得了“制造大国”的称号,但与可持续发展相悖,是没有前途的。因此,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使中国经济真正迈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又好又快、健康发展成为了当前经济工作的目标。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行业也必需随同经济从粗放式发展转向依靠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精细化管理,从粗放思维向精细存量思维转变,无论是土地、人力资源、资金、房地产存量价值(150万亿)都不能是粗放的增量思考,而必须进入存量激发和再利用并重格局。当前深圳、北京、厦门、福州、上海、大连、广州、天津等城市的二手房已经超过一手房的成交量,正式进入存量房时代。2016年以来上海二手房成交量超过一手房2倍左右,2016年1-11月份,北京全市二手住宅的网签总量已突破25万套,约为一手房成交量的4倍左右,该比例赶上甚至超过国外一些发达城市。

201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给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重新定调。其核心是要“稳”: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对于一线城市,两个重点词是“疏解”和“带动”,会议全文中特地提到“京津冀协同”。对于北京和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一是将其部分功能“疏解”至周边地区,二是“带动”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

房地产终究要回归居住这一本质,给老百姓盖好房子需回到行业的本源。所谓好房子,就是长寿命、好性能、绿色低碳的房子。打造高品质住房,需要培养长寿命房地产企业;而房企要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未来“大者恒大、强者恒强”将成为必然。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内部控制委员会委员、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张连起 撸起袖子 国企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