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奥巴马离任前“大赦” 名单仍无斯诺登
奥巴马离任前“大赦”名单仍无斯诺登
宣布赦免64人、为209人减刑;泄露机密资料给“维基揭秘”的前美国军方职员曼宁获减刑
在即将离开白宫之际,奥巴马再次行使了美国总统的特赦权:赦免64人、为209人减刑。这些获得奥巴马“恩赐”的人中包括曾将大量机密资料泄露给维基揭秘的原军方情报分析员切尔西·曼宁。这一减刑引发争议,共和党方面尤其表示强烈不满。
不过,另一个焦点人物斯诺登并不在特赦名单内。虽然很多民权人士为其请愿,但分析认为,斯诺登获得奥巴马特赦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前军方泄密者获减刑
17日,奥巴马在总统任期即将结束之际宣布对209人减刑并对64人实行赦免,前军方泄密者切尔西·曼宁获得减刑,其他人则多为非暴力、毒品犯罪服刑人员。
根据特赦令,曼宁将在今年5月17日获释。她此前被判入狱35年,刑期至2045年。切尔西·曼宁原名布莱德利·曼宁,曾是美国军方情报分析员,2010年向“维基揭秘”泄露了大量军方机密文件。2013年7月30日,美国一个军事法庭认定曼宁间谍罪名成立。
在获刑后,曼宁宣布将通过激素治疗转变为女性,并改名为切尔西·曼宁。虽然自我宣布变性,曼宁仍被关押在阿肯色州的一所男性军事监狱。她去年曾两次自杀未遂,奥巴马政府受到要求释放曼宁的压力。曼宁还曾绝食抗议,最后在军方答应为她提供性别烦躁治疗后停止绝食。
对于奥巴马的特赦令,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助理研究员刁大明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通常情况下,美国总统在即将离任时会赦免一批人,因为即将离任、政治影响不大。在即将离开白宫的情况下,奥巴马做出这样的决定很有意义且备受瞩目。
CNN认为,曼宁能够被减刑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她已经服刑了一段时间,而且考虑到她是变性者,却被关在男性监狱,这让她的狱中生活面临很多不测。
不过,对于曼宁获得减刑,共和党方面表示强烈不满。
众议院议长保罗·瑞安在推特上表示,曼宁将美国人生命置于险境,暴露了一些国家最敏感的机密。共和党大佬、资深参议员麦凯恩则愤怒地表示,(奥巴马)给一个危及美国军人、外交官生命的泄密者减刑是重大错误。
斯诺登发推感谢奥巴马
对奥巴马给曼宁减刑,“维基揭秘”回应说“这是一项胜利”。“维基揭秘”本月12日曾在“推特”上表示,如果奥巴马赦免曼宁,“维基揭秘”创办人阿桑奇将向美国当局自首。
美国媒体援引阿桑奇的律师梅琳达·泰勒的话表示,阿桑奇不会食言,但“维基揭秘”还需要从美英当局获知,美国政府是否已要求将阿桑奇引渡至美国。2012年8月向厄瓜多尔申请政治避难后,阿桑奇一直生活在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
值得注意的是,在俄罗斯避难的爱德华·斯诺登也在“推特”上发文,称“由衷地谢谢你,奥巴马”。
斯诺登和曼宁都被称作“泄密者”。2013年6月,时任美国中情局雇员的斯诺登将美国国安局的“棱镜”监听计划泄露给英国《卫报》等媒体,引起轩然大波。在遭到美国的通缉后,斯诺登前往俄罗斯申请政治避难至今。
去年9月,好莱坞导演奥利弗·斯通的传记电影《斯诺登》上映,民权组织借机发起宣传活动,请求奥巴马赦免斯诺登。如今这项请愿收到超过100万人的签名。
虽同为“泄密者”,美国当局一直强调曼宁案与斯诺登案有很大不同。白宫方面表示,曼宁被军事法庭判刑,法庭确认有罪,曼宁承认有罪也服了刑。但斯诺登却投奔他国,而且他的泄密行为要严重和危险得多。
奥巴马此前也已表示不会赦免斯诺登。他说,赦免斯诺登的前提是其必须先按照美国司法程序出庭受审,并接受公平的指控。
除司法原因之外,斯诺登不能被特赦还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刁大明认为,首先,在美俄关系如此微妙大背景下,斯诺登不太可能被特赦。其次,因为网络安全议题很敏感,关系到美国国家安全和全球领导力,斯诺登让美国名誉扫地,若特赦他,岂不是等于说美国政府认同他的观点?这么做不符合美国利益。
如果不能在奥巴马离任前获得特赦,特朗普上台后更不可能了。早在2014年,特朗普就在推特上称斯诺登是“叛徒、懦夫”,应该回美国接受审判。
不过,据俄罗斯媒体18日报道,斯诺登原本在今年到期的在俄居留许可被延长至2020年。届时,根据俄罗斯法律,在俄居留已超过5年的他将有资格申请俄罗斯国籍。
- 背景
美国总统有何特赦权
根据美国宪法第二条第二款之规定,总统有权对于违反联邦法律者颁赐缓刑和特赦,弹劾案除外。具体来说,总统的特赦权包括赦免、有条件赦免、减刑、有条件减刑、大赦、缓刑、免除罚金等项目。
一般来讲,白宫和美国司法部人员会先对要求特赦的申请进行审议,然后向总统推荐哪些人应该得到特赦,但从法律层面上来说,总统有绝对的自由根据任何理由给予任何人特赦。此外,特赦由总统单方面作出,国会和法院都无权审查。
这种宪法赋予总统的绝对权力也引发不少争议。最著名的案例是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后,副总统福特接任总统,他上台后立即赦免了尼克松。当时的舆论普遍认为,这个赦免是非正义的。
刁大明告诉记者,虽然特赦赋予总统“打抱不平”、纠正司法偏颇的权力,但有时会造成开方便之门的争议。最重要的是总统特赦是否履行宪法精神,是否真正在平衡司法过激行为,或者是否明显违背民意判决。此外,赦免还要考虑“第四权力”,即舆论监督的力量,离谱的赦免肯定会引发舆论的抵制。
编辑:秦云
关键词:奥巴马 无斯诺登 大赦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