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会议 会议

北京市政协全会期间委员集思广益给车找“家”

为停车难开良方

2017年01月20日 09:13 | 作者:修菁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随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实现的接近和人民群众改善生活条件的迫切愿望,机动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但伴随而来的停车难,又成为社会发展新阶段城市居民和城市治理者又一大挠头问题,尤其在北京这样的特大型城市。

“早在2013年北京市为解决全市停车场和停车位建设管理中的问题,专门出台了《北京市机动车停车管理办法》,但《办法》推行三年来,为何百姓感到成效不那么明显?”在北京市政协全会上,廖永林委员对记者说。他表示,通过调研,他认为问题主要在两方面,一是管理办法执行不到位,在道路和其他公共区域设置地桩、地锁等障碍物依然大量存在,占道乱停乱放问题也很严重;二是规划滞后,与车流人流和经济活动不配套。

对于北京停车难,廖永林委员给出两剂“药方”:一是通过宣教、相应的配套制度推动,让全民都形成这样的意识,不管是公共用地上的车位,还是小区全体业主的共有车位,都是车辆使用人对公共资源的占有,应由车辆使用人给社会或没有车辆的土地权利人进行补偿,即推行停车全面收费制度;第二剂药方是,对新开发的城市用地和已有建设用地的再开发,制定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位)的鼓励政策,对人流物流车流大的区域,制定地下空间用于停车场(位)开发建设的最低标准,达不到标准的,应在地上建筑面积或屋顶补足。

就这一城市治理难题,梵澄委员则强调充分调动居民自治积极性的重要性。“完全可以在摸清全市各个小区的车位与车辆的数据之后,将解决车位紧张问题的权限下放到各个街道、社区,通过居民自治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于凯委员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北京市区,尤其是北京四环以内的居民社区进行一次细致的摸底调查,把与居民生活无关的土地出租情况进行分类统计。“我们将社区中这些无关紧要的设施清除和腾退之后,社区居民再利用这些空地资源,设计停车场,实实在在地增加停车位的供给,以从根本上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编辑:薛鑫

关键词:北京市政协 委员 全面小康社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