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以铁律锤炼打铁人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 题:以铁律锤炼打铁人
新华社记者朱基钗
谁来监督纪委,如何做到打铁自身硬,如何对监督执纪的权力进行监督规范,是社会普遍关切的问题,也是纪委必须回答的问题。20日,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全文公布。这是中央纪委履行承诺,全面从严治党首先把自己摆进去的重要举措,释放出正人先正己的强烈信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各级纪检干部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巨大成就。然而,在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下,少数干部没能经受住考验,由监督执纪者蜕变为腐败分子,由曾经的“打虎功臣”沦为“阶下囚”。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监督执纪问责是纪委最重要的权力,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为防止“灯下黑”,在坚决清理门户的同时,更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问题线索分类处置,严格审查时限,全程录音录像,执行回避制度,打听案情、过问案件、说情干预登记备案制度……《规则》吸取落马纪检干部的惨痛教训,瞄准权力运行中的风险点,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
用明文约束执纪者,以铁律锤炼打铁人。《规则》晒出纪委的权力清单和运行规范,防止自由裁量和个人意志;一系列“禁止”“不能”“不得”,以毫不含糊的态度、严格明确的标准,划出了权力的红线,充分体现了权力制衡和法治精神,确保监督执纪工作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这部《规则》对广大纪检干部而言,不仅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护。
反腐败不是争权夺利的“纸牌屋”,没有什么“暗箱操作”。公开是对质疑最好的回应。《规则》全文公布,就是向全社会宣告,对执纪者有更为严格的纪律要求,监督者时时受到监督。这有利于把纪委的自我监督同接受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有效机制。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回答好“谁来监督纪委”之问,必须把制度蕴含的力量充分释放出来。不因人而异,不因事而变,按照统一的规则,迈着坚定的步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监督 铁律 锤炼 铁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