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首义枪声首义枪声

马文瑞在陕北发展党团组织

2017年01月22日 13:57 | 作者:张化民 张蓊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土地革命时期,全国只有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从下到上,先建立各级党团及群众组织,在此基础上创建红军游击队,建立根据地,最后成立正规红军。先建立村、乡、区、县各级苏维埃政权,最后成立陕北省苏维埃政府。马文瑞在里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27年7月,陕北军阀井岳秀追随蒋介石开始“清共”,马文瑞被迫从绥德四师回到周家崄高小,在他和共产党员刘景向的秘密活动下,周家崄高小的党、团组织非但没有解散、瘫痪,而且发展了一批党、团员,力量反而加强了。1928年“中秋节事件”,陕北特委机关被敌人发现并占领,马文瑞只身闯龙潭虎穴,安全转移特委文件,避免了遭受更大的损失。

1928年8月,他担任共青团绥德县西区区委书记,把那些政治觉悟太低、丧失对敌斗争信心的团员清理出去,培养、吸收了一批优秀青年农民加入组织。在没有上级组织领导的情况下,把绥德西区的团组织巩固和发展起来,引起中共绥德县委书记白明善的重视。同年转党,任绥德县委常委兼共青团县委书记,绥德农村的党、团组织得到健全和较大发展,团员达三四百人,在校学生里还有一批少先队员和儿童团。他还到绥德西川一带的石匠、穷苦盐工和炭工中访贫问苦,秘密发展党、团员,成立了党、团组织和千余煤炭工和盐工参加的手工业联合会,陕北开始有了工人出身的党、团员。

1930年秋,任中共安定县北区“行动委员会主任”的马文瑞,消极抵制立三“左倾”盲动错误,扎扎实实地在农村开展积蓄革命力量的基础工作。在立三“左倾”错误给各地党、团组织和骨干分子带来严重损失和站不住脚的情况下,安定北区的党、团组织和各外围组织却完好无损。

1931年初,纠正立三左倾错误,马文瑞任陕北特委委员兼安定县委书记。同年秋,马文瑞任团特委书记,暂留安定继续担任县委书记。他清除了一些政治上不坚定,甚至动摇变节分子。同时秘密发展组织,争取群众。到年底,全县除南区蟠龙一带因靠近瓦窑堡敌占中心没有党、团组织外,其余4个区委和12个党支部,都有新的发展和提高,党、团员达120多名。

1932年初,他回到特委,被任命为特委的南路特派员,负责清涧、延川、安定、延长、延安等地党的工作,巡视了清涧、安定、横山、榆林、葭县、吴堡等地。由于立三主义错误的危害,陕北各县党组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延长、延安两县党组织遭敌人破坏后,同特委完全失去了联系。他艰苦奔波,先后与延长、延川、绥德等县的党、团组织联络上,恢复了关系。到特委工作以后,他除了继续做部分巡视工作外,更多的是协助特委代书记马明方主持陕北特委的日常工作。经过他和众多革命中坚分子艰苦卓绝的工作,党的组织经过一段停滞状态,又逐渐开始恢复与发展,23个县中,21个有了党、团组织,延安北部各县党的组织稳步发展,有支部81个,党员765人,贫雇农党员占到党员总数的80%以上,革命活动迅速在农村深入发展。


编辑:曾珂

关键词:马文瑞 陕北 发展党团组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