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战争硝烟战争硝烟
田间与“街头诗运动”
1934年,田间在上海参加左翼作家联盟,读了大量革命书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革命精神及其名言“诗到广场去”对他产生很大影响。抗日战争爆发后,田间准备北上延安,由上海到武汉,住在一家小报馆,一夜之间,他激情满怀地写成激动人心的长诗《给战斗者》。
1939年初夏,田间随西北战地服务团从前线回到古城延安。有一天,田间与诗人邵子南到延安文协去看望诗人柯仲平,大家谈起诗如何到群众中去的问题。结果商议利用和吸收民间诗的传统,搞个街头诗运动。柯老是个痛快人,容易激动,他说:“好啊!好啊!”于是西北战地服务团战地社和延安文协的诗友们,马上着手写“宣言”,写街头诗,定8月1日为“街头诗运动日”。
街头诗的主要目的是鼓舞大家抗战,到前线去,8月1日,延安大街上,横挂起“街头诗运动日”的长红布,大街小巷,大街中心到处张贴着街头诗,还印了小册子和《街头诗运动宣言》。手执红缨枪的边区自卫队员们和许多群众都站在街头诗旁,一面看,一面念。田间的《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柯仲平的《杀敌去》就是这时写的著名街头诗。街头诗运动,很快传播到各个抗日根据地。随后,枪杆诗、岩头诗、诗传单一时四处兴起。
街头诗运动,在抗日前线和抗日敌后根据地的各个剧社、报社、宣传队、文救会、学校、部队等各个方面蓬勃地展开。街头诗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与欢迎,作者们把口号的内容和故事形象化、诗化了,又短小精悍、生动明快,像一把把匕首,出现在各地区,起到了动员群众、慰劳战士、打击敌人的作用。
1943年,闻一多先生经朱自清介绍,读到田间的诗集《给战斗者》,不由得击节赞赏。他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唐诗班”点评田间诗作,赞扬其为“擂鼓的诗人”“时代的鼓手”。他说:“这些诗里没有‘弦外音’,没有什么绕梁三日的韵味,没有什么技巧,只是一句句朴质、干脆、真诚的话,简短而坚实的句子,就是一声声的鼓点,单调,但是响亮而沉重,打入你的耳中,打在你心上。”“我们的民族正走到我们历史的一个转折点……这是一个需要鼓手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时代的鼓手!”
编辑:曾珂
关键词:街头诗运动 田间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