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众说 众说

莫让“春节综合征”遮望眼

2017年02月04日 10:44 | 作者:付彪 | 来源:东方网
分享到: 

莫让“春节综合征”遮望眼

“每逢春节酒伤心,每逢春节肉满身。”春节长假结束,不少人感叹:7天假期太短,还没休息好,返回工作岗位好难受。不少人犯了春节综合征,整天昏昏沉沉,甚至出现失眠、茶饭不思的症状。春节综合征究竟怎么破?(2月2日《人民日报》)

139078476158photo

近年来,“春节综合征”越来越多被提及,很多人原本打算通过假期来舒缓工作压力,放松身心,但由于时间安排得太满,或走亲访友,或奔波在旅途,甚至通宵娱乐,最终使自己心力交瘁、精神慵懒。专家认为,假日期间的混乱作息及过度饮食,其实是节后综合征出现的重要原因。同时,“春节综合征”也有乐不思蜀的意味,由于生活规律、生活节奏、社会角色的变化和调整,不少人似乎沉溺于假期放松的生活状态,对即将到来的紧张工作状态产生了一种焦虑心理。

但话又说回来,再长的假期都有结束的时候,纵有千般不舍、万般无奈,过了大年初六,一切都应恢复到放假前的状态。特别是机关工作人员,我们有着严格的制度和组织纪律,即使觉得春节“有点赶”,但也须抓紧收心,赶快走出“过年状态”,莫让“春节综合征”遮望眼。

事实上,所谓的“春节综合征”,既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但归根结底,它“并不是一个精神障碍或精神疾病,只是一种社会现象或者说心理状态。”人们越是渲染“春节综合征”,就会越发变得矫情。节前的亢奋,节后的焦虑,是人之常情,不是什么病。专家告诉我们,只要注意调节,不适感很快就会过去的。要摆脱“春节综合征”,关键在于调整好我们的心态。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节后上班,意味着工作步入“正轨”,尤其是政府部门和窗口行业,面对的是百姓,服务的是广大群众,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关乎政府部门和行业形象。因此,更应尽快收心提神,把思想调整好、把纪律执行好、把制度落实好,恢复正常心态,以昂扬的精神面貌,积极从慵懒的“过年状态”,切换到紧张的“工作状态”。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雄鸡司晨,向我们昭示着时光之宝贵。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尤其在新的一年里,各行各业都要闯关隘、涉险滩、攻坚克难,愿我们不负早春好时光,闻鸡起舞,登高望远,撸起袖子加油干,继续向梦想进发,努力为梦想奋斗!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春节综合征 春节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