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看河钢如何走向世界
在去年底举行的第七届国际资本峰会(ICC)上,随着国际资本峰会和英国卡文迪什国际集团首席执行官马修·艾斯蒂尔朗声宣布:授予中国河钢集团有限公司中欧企业合作大奖!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健步走上主席台,从国际资本峰会联合主席、中国商务部原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和国际资本峰会主席、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手中接过奖杯和鲜花。当于勇将手中的奖杯高高举起,这一刻,世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在国际化发展道路愈走愈宽广的中国河钢身上。
从钢铁“寒冬”的严峻形势中逆势发力,河钢已经形成了基于“全球营销服务平台”“全球钢铁制造平台”“全球技术研发平台”的竞争优势,收获了比经济效益更加宝贵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备了进入钢铁产业高端循环的强大基础。这样一家快速成长的企业、不断迸发活力的企业、拥有世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究竟有怎样的秘诀?
打造全球营销服务平台
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
国际资本峰会“中欧企业合作大奖”,旨在表彰中欧企业在跨境投资领域所结成的独一无二的伙伴关系。河钢因成功控股德高公司,并在欧洲其他项目投资中为推进中欧企业合作共赢发挥显著作用,成为峰会国际组织唯一推荐并成功当选的中方企业。同时,它也是国际资本峰会创办8年以来,我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制造性企业。
“河钢建设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需要融入世界,参与全球资源的配置,成为世界的河钢,共同创造并共同分享世界钢铁工业进步的成果。”峰会讨论中,于勇这样表达其致力于打造全球拥有资源、全球拥有市场、全球拥有客户的“世界的河钢”的动因。
河钢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河钢与德高公司的接触始于2009年,当时还只是简单的贸易合作。直至2015年,河钢以51.4%的比例控股德高,双方发展为融资、技术、资本、项目、人才等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这种吸引,不仅在于河钢与德高企业理念的高度趋同和发展战略的高度契合,更在于双方特有优势的天然互补。
“在海外建设企业最大的挑战是企业的营销和服务网络。”于勇表示,在国外陌生的商业环境中形成顺畅的商业流程,需要营销和服务网络支撑。
因为拥有了德高,河钢迅速拥有了自己全球最大的钢铁材料营销和服务商,打造了遍布全球的营销服务网络和金融贸易平台、资源配置平台、国际化人才整合平台。河钢德高公司有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总部员工,有3600多名员工在111个国家和地区从事商业活动,与全球331个钢厂建立业务往来,产品销往43000多家客户……所有这些,都已经成为建设世界性钢铁企业、打造“世界的河钢”的基本而重要的构成,构建起河钢迈向国际高端市场的“桥头堡”。
因为加入了河钢,德高公司迅速拥有了自己产品规格最为齐全、可持续发展能力世界领先、钢铁制造经验极其丰富、产业链资源极其庞大的钢铁企业,产品优势和规模经济的强大支撑,使德高公司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两者的融合,开启了中国最大钢铁材料供应商与全球最大钢铁贸易与综合服务商一体化的全新模式。
河钢还加快构建国内营销服务网络。在行业内率先推行大客户经理制,完善以客户服务中心(CSC)为主要平台的大客户营销体制,通过EVI、共建联合实验室、资本合作等方式,将产业链向下游汽车、家电、海洋工程等高端制造企业延伸。2015年,河钢控股海尔特钢70%股权,一举进入全球最大白色家电集团海尔的板材供应渠道。
如今,河钢已经形成了以德高为中心的海外营销服务网络、以客户服务中心为平台的国内营销服务网络,并通过海内外市场的良性互动、协同协作,构建起以客户为中心的全球营销服务平台。
打造全球钢铁制造平台
推进优化升级
近几年来,在积累了一定的国际市场投资经验,并初步完成全球钢铁营销服务网络布局之后,河钢钢铁产能在欧洲乃至全球布局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去年上半年,河钢国际产能合作及钢铁产能全球布局迈出了关键一步。河钢收购了塞尔维亚共和国唯一一家国有大型支柱性企业斯梅代雷沃钢厂,成立了河钢塞尔维亚公司,进一步向具备高端制造能力的欧洲地区布局,为拓展海外实业基地、构建全球产业制造平台打下坚实基础。
而今,半年多时间过去,通过全球配置河钢优势资源,河钢塞尔维亚公司各方面工作已经取得巨大进步,多年陷入经营困境的斯梅代雷沃钢厂正在焕发活力,中塞友谊之花盛开在美丽的多瑙河畔。
事实上,打造全球钢铁制造平台,河钢落子频频:
在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市东北部约10公里处,有河钢德高马其顿中板公司,工厂年产能120万吨,现有员工801人;
在开普敦,西开普省萨达尔尼亚港湾,有河钢德高南非开普敦DSP公司,设计年使用65万吨热卷或酸洗卷,生产45万吨冷硬卷、12万吨冷轧卷、32万吨镀锌卷,现有员工340名。
在美国伊利诺伊州,有河钢德高美国克拉赫公司,总资产8807万美元,综合加工能力45万吨,现有员工179人,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是世界知名重工企业卡特彼勒公司的优先供应商。
在南非的林波波省帕拉博拉地区,有河钢所属南非PMC公司。它是南非最大的铜产品供应商,铜产品在南非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同时,它还是南非有较强影响力的磁铁矿供应商……
目前,河钢海外板块布局欧洲、美洲、非洲等地区,现拥有“四钢一矿一平台”,在海外已经形成了500万吨钢铁材料制造能力。未来,河钢将继续谋划在全球掌握行业核心技术的发达地区进行战略布局,密切关注投资机会,实施海外产业链垂直收购和战略合作,力争在海外形成突破1000万吨的制造能力,并以国内外优质钢铁产能为依托,形成全球制造平台。
打造全球技术研发平台
引领技术进步
“任何一个实体企业,技术支持永远是最重要的。”于勇表示,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河钢在技术方面始终是跟随者,迫切需要补齐这块“短板”。“这需要河钢打破常规,加强产业资本与技术资源的高效融合,打造能够汇聚全球创新要素、开放式的协同创新平台。这是河钢推进产业升级、全面提升竞争力的战略需要,更是河钢贯彻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打通钢铁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责任担当。”于勇说。
去年7月,由河钢和东北大学联合共建、国内首家校企合作实体化运作的钢铁技术研发平台——河钢东大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该研究院是河钢“全球技术研发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双方的产业资本和技术资源优势,研究院不仅要解决制约河钢产业升级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更要聚集全球技术创新要素,主动承担我国钢铁技术的重大专项研究,在核心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近年来,河钢不断深化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与全球著名的科研机构、企业和行业组织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用合作关系。自2014年加入国际钢协以来,河钢先后向国际钢协派出2名访问研究员,有11人出任各下属委员会委员;河钢获世界钢协技术委员会主席席位——这是我国钢铁企业首次获得世界钢协技术含金量最高的核心委员会主席席位;与西门子携手打造智能工厂样板,针对国家智能制造2025重点项目——河钢唐钢冷轧智能制造试点项目和集团沿海新基地项目建设,在数字化智能工厂、企业管理模式领域将开展紧密合作;加入瑞典国家冶金研究院(Swerea MEFOS)、世界汽车用钢联盟,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共建绿色“智”造联合研发中心,与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乌克兰巴顿研究所、普锐特、浦项钢铁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院校及企业加强合作交流……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今天的河钢已经位列世界企业500强第201位,在中国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名(MPI)中位居第2位,还是世界钢铁协会执委会成员。中国河钢正以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行动走向世界,“世界的河钢”来了!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河钢 全球 企业 钢铁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