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湖北大力推进"鄂检十条"为非公经济撑起法治蓝天
1月24日,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全哲洙在湖北省工商联报送的《关于“鄂检十条”贯彻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上作出批示,对湖北各级检察机关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鄂检十条”,全称《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十条措施》,2016年3月出台。对此大伙也许并不陌生,荆楚统战去年曾几度关注。
新年伊始,再来看看近一年来,湖北检察机关以推动落实“鄂检十条”为着力点,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2016年以来,湖北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最高检决策部署,落实省委打造“全国法治环境最优省份”要求,更新理念,创新实践,担当尽责,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坚强司法保障,在依法履职尽责、服务保障大局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勇于担当
“鄂检十条”担责“非常之事”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既是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托。
2016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提振非公经济,定调“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既为引领非公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心剂”“定心丸”,也对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6年3月9日,最高检印发了《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得到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广泛赞誉。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最高检部署,湖北省检察院迅速响应,积极行动。
“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产权和合法权益,一是政治之‘责’,二是法律之‘责’,三是社会之‘责’,检察机关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服务好非公经济发展是今年全省检察机关的一项重点工作,是一项‘非常之事’,要尽非常之力,抓出非常之效。” 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晋说。
经充分调研论证,湖北省检察院于3月20日在全国省级检察院率先出台依法保障和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十条硬措施,被非公经济人士亲切地誉为“鄂检十条”,社会各界纷纷“点赞”。

“鄂检十条”创造性地落实省委、最高检要求,将上级决策部署与湖北实际紧密结合,找准检察工作服务非公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从“更加注重平等保护”“更加注重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等10个方面,在落细落小、落实落地上下功夫,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社会反响良好。短短一周之内,最高检曹建明检察长、省委主要领导先后作出重要批示,对抓落实、见成效、促发展寄予厚望。
“鄂检十条”如何落实落地?省检察院党组坚持问题导向,专门邀请省工商联和非公企业家代表进行座谈,面对面地问需问计,找准服务方向。
在此基础上,省检察院于3月31日召开全省检察机关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开展“侵犯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违法犯罪专项法律监督工作”,突出非公企业关注关切的五个方面18项工作重点,制定下发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将责任传导落实到基层和司法办案一线。
全省15个市州分院、114个基层检察院迅速行动起来,聚焦本地非公企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具体措施,制定实施方案,迅速掀起专项法律监督工作的热潮,努力为全省非公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和促进力。
善于担当
精准服务展现“非常之为”
全省检察机关立足破解非公经济发展难题,瞄准非公企业的司法需求发力出拳,把打击、监督、预防、保护等各项检察工作的“指头”握紧成一个拳头,综合施策,促进精准服务“从文件到实践”,落实在具体案件上,体现在工作效果上。
针对非公经济人士反映强烈的人身财产安全难保障等问题,全省检察机关以“护企”为己任,依法履行批捕、起诉职责,加大对敲诈勒索、强买强卖等侵害非公企业权益犯罪的打击力度。2016年3至11月(下同),共批准逮捕693件965人,提起公诉821件1252人,着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经营环境。
犯罪嫌疑人侯某、陈某以预先少付或不付货款的方式,从5家建筑模板生产企业骗走价值230万余元的货物。由于二人每次骗取模板均签订合同并出具欠条,导致在认定其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方面存在争议,钟祥市检察院积极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建议从“模板销售价低于购买价,货款全部挥霍,客观上无支付能力,且二人曾多次犯罪,无正当职业”等方面收集证据,从而锁定了其主观犯罪故意。二人均被检察机关以涉嫌合同诈骗罪依法批捕并起诉,最终分别获刑七年和四年六个月。检察机关还积极规劝犯罪嫌疑人退赃,为企业挽回了部分损失,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支持了小微企业的发展。

针对少数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权力“吃拿卡要”、对非公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设置隐形门槛等问题,全省检察机关以“清障”为目标,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以及不作为、滥作为等失职渎职犯罪369件401人,促进降低企业隐形经营成本。
武汉市青山区检察院立案查处了利用贷款业务审核权对中小型非公企业“吃拿卡要”,受贿人民币78.6万元的国有银行某支行“公司小企业金融业务部”原经理袁某,为企业“融资难”清障,2016年12月15日,袁某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20万元,有力打击了伸向非公企业的“黑手”。
针对非公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问题,全省检察机关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以“打非”为关键,充分发挥诉讼监督职能,着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商品声誉,助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
犯罪嫌疑人张某在未取得宝洁(中国)公司商标使用许可的情况下,生产、销售假冒“飘柔”“海飞丝”等品牌的日化用品,被工商部门查获。汉川市检察院通过“两法衔接”信息平台发现这一线索并核实证据后,认为张某已涉嫌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依法建议工商部门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监督公安机关立案,积极跟踪监督、引导侦查,并依法对张某提起公诉。2016年11月3日,张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有力打击了侵犯驰名商标等知识产权犯罪,有力维护了知名品牌非公企业的合法权益。
针对非公企业内部人员职务侵占、挪用资产资金等犯罪“立案难”、侦查机关违法插手经济纠纷等问题,全省检察机关以“助企”为重点,依法监督公安机关立案侦查82件,监督撤案25件,监督纠正侦查活动违法43件次,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判决和裁定提出抗诉22件,着力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
针对部分非公企业法治意识薄弱、内部监管机制滞后等问题,全省检察机关普遍开展“暖企”活动,积极开展非公企业违法犯罪预防,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增强企业防控法律风险能力。
2016年3至11月,全省检察机关累计向非公企业提出预防检察建议552件,开展警示教育、预防宣传2099余场次,提供涉及非公企业行贿犯罪档案查询158855次。
闻企之声,尽己之责。检察机关的系列“组合拳”,优化了法治化营商环境,使非公企业真正感受到了安全有保障、权益能维护、发展可预期。
体现担当
服务大局凸显“非常之效”
2016年11月1日,由某新能源公司投资、年产30万吨生物柴油的项目在松滋市开工建设,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据松滋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伍昌军介绍,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60万吨生物柴油、年产值24亿的生产规模。“这个项目的顺利推进,检察机关功不可没。”伍昌军说。
原来,该公司系松滋市招商引资的民营企业,其生物柴油项目具有良好前景,却因资金不足暂时处于停业停产状态,现有新的投资人注资入股,需到工商部门办理股权转让手续。而该公司股东、法定代表人陈某某却因多次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且数额巨大,涉嫌单位行贿犯罪,于2016年8月3日被荆州市检察院依法决定逮捕。
根据《公司法》规定,相关手续需陈某某亲笔签字或委托代理人办理,否则会影响项目如期开工。10月24日,松滋市政府向荆州市检察院发来公函,请求依法提供支持。
特别重大贿赂案件,侦查环节会见要求严格,无先例可循。荆州市检察院在排除有碍侦查的情形后,既依法办案,又主动服务,妥善安排陈某某与代理律师会面,并见证双方在平等、互利、自愿的基础上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等文件,使投资商及时注资入股,促成了项目如期开工建设。
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永金告诉记者,在落实“鄂检十条”和推进专项法律监督工作中,全省检察机关一方面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做到热情服务、交往有度;另一方面,正确处理司法办案与服务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到既坚守法治底线,又强化大局意识,通过正确适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改进办案方式方法,把服务发展的要求贯穿到司法办案的全过程。
针对企业家们盼望检察机关走近、贴近、亲近非公经济的心声,全省检察机关遵循“亲”“清”原则,密切检企联系,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2016年3至11月,全省各级检察机关共组织召开非公企业家座谈会1565次,走访非公企业4620家,建立与工商联、行业协会联席会议、联合调研等常态化工作机制;通过上门走访、包联企业、派出“法治诊疗队”进行法治宣传等方式,密切检企联系。
在办理涉企案件中,全省检察机关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对涉案非公企业人员慎用羁押性强制措施,坚决杜绝盲目立案、随意入罪,努力把办案对非公企业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融资难”是制约非公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湖北某实业公司董事长肖某某因资金周转困难,在申请贷款资料中将亏本改为盈利,并将产值提高、资金流量增加,最终从银行贷款9500万元;2016年4月,阳新县公安局以其涉嫌骗取贷款罪移送审查起诉。阳新县检察院审查发现,肖某某及时足额足息偿还了全部贷款,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遂于6月25日对肖某某作出不起诉决定,有效维护了企业的正常运转。
在坚持宽严相济的同时,全省检察机关着力提升司法办案能力,改进办案方式方法,着力防止“办理一件案件,拖垮一个企业”的现象发生。
2016年4月,武汉市江岸区检察院在办理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朱某某涉嫌单位行贿一案中,考虑到该公司规模大、职工人数多,且刚刚承接了伊拉克某电站项目的情况,在初查阶段就启动办案对企业经济影响的风险评估机制;在侦查中制定维护企业声誉预案;接触朱某某时全部着便装、不开警车;为减少企业诉累,聘请10余名审计人员日以继夜,短短5天内完成标的数千万元的账目审计工作,并将账目及时发还企业;在朱某某主动交代犯罪事实后,依法决定对朱某某取保候审,真正做到了“办案静悄悄,服务细无声”。
2016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以“稳企”为目标,加大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和监督撤案等工作力度,对涉案非公企业“四类人员”依法慎重妥善处理,真正实现了办案保障发展、办案服务发展、办案促进发展。3至11月,全省检察机关经审查后依法不批准逮捕167人,依法不采取羁押性强制措施126人、变更羁押性强制措施103人;对不构成犯罪或犯罪情节轻微案件,经审查决定不起诉49人。
“检察机关坚持依法履职尽责、服务保障大局这条工作主线,通过依法平等保护,开展专项法律监督工作,保障和促进了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检察机关的做法点赞!”全国人大代表、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荆州市拍马造纸集团总公司经理杨先龙说。
“省检察院高度重视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出实招、求实效,招招打在实处,在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湖北省工商联主席杨玉华对此充分肯定。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非公 企业 检察机关 依法


2017,那些人,那些事
莫斯科发生枪击事件
安哥拉首枚卫星由俄罗斯发射升空
以色列民众用乐高积木砌高塔 欲打破世界纪录
马耳他遭强风袭击 飞机都被吹跑
空降兵某旅组织千余新兵首次夜间跳伞
中国军队2017:打造实战化训练“升级版”
“雪龙”号搭载南极科考队抵达中山站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