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80后小伙收藏相机几百台 没俩钱干不出这事儿

腾空整个客厅,整理40个收纳箱,铺1万张135底片面积大小的灰色地毯,摆满自己收藏的210台古老相机,就为给它们拍张“全家福”——2015年10月,李康精选了30台不同品牌的相机,拍了张照片来纪念自己的30岁生日。2017年他决定选210台拍张超大全家福纪念自己收藏相机10周年,因为他太爱相机了。
痴迷相机
10年收藏300多台
2007年还在西南交大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成都80后小伙子李康收藏下了人生的第一台胶片相机,一台几乎全新的美能达XGM(1981年日产的经典胶片单反相机)。2016年12月,在新加坡旅游的李康又收藏下一台美能达XG-M。“真是有缘,我收的第一台机器和现在最后收的居然是一样。”
10年时间尼康,徕卡,禄来,美能达,康泰克斯,蔡司等各大品牌的老旧相机,被李康分门别类的藏在40个收纳箱裡。
最老的是一台1934-36年产的德国蔡司依康Baldur Box方厢式相机,隻有两档快门。其间他还专门从国外淘来专用胶片拍摄过,李康沉醉的就是那种情怀,寻求在现代社会用一台80多年前的相机记录当下的那份独有穿越感。
收藏相机
体会工匠精神传承
“真要感谢这个时代!在这个数码和胶片相机更替的时代,才可能让我有机会收藏到这麽多经典的机械‘爱人’。”10年收藏,李康访遍了欧洲的二手相机网店和国内、亚洲国家的二手相机实体店。

成色,价格,机会,缘分这是李康自己总结的收藏铁律。收藏这几百台些机器隻花费了不到10万元。他最捡漏的一次是在上海,三台功能全好,成色很新的奥林巴斯、宾得SV、美能达SRT101老板开口隻要350元。“当时真感觉老板是疯了。”一台76年德国生产的银色限量版徕卡R3,全球隻有500台,这也仅仅花费了李康几千元。
每台相机收藏回来,他都要做详细的背景查询和记录。每个收纳盒裡摆放什麽机器,放在什麽位置都要登记造册,以便日后查询把玩。李康在收藏过程中细细揣摩,“老相机和胶片的魅力就是你用台50年前的双镜头相机放到当下也能拍出那麽精致的照片,真是震撼人心。这是工匠精神的最好传承。”
梦想用“宝贝”
出一本画册
今天的数码相机拍一张图片只是瞬间完成的事,而老式胶片相机拍摄一张照片则需经历漫长的拍摄过程。许多人难以想像在170年前的法国,皇室贵族们会在太阳底下站上30分钟才能得到一张自己的照片;更难以想象1825年法国人尼埃普斯拍摄世界上第一张照片时用了8个小时。
读大学时,李康就爱上了摄影。2016年2月19日,李康有幸获得尼康全球内部系统摄影比赛中国区唯一大奖,这更鼓励了出差在外要背三台相机带两个脚架的他。
打开他家的冰箱,裡面全是他珍藏的上百卷胶片,这些都他的宝贝。“国内好多胶卷都买不到了,看到好货就隻有屯起来。”
他说,他有个最大的梦想,就是用100台不同的传统老相机,搭配100种胶片,拍下100张照片,给自己留下一本摄影集。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收藏相机 80后小伙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