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日本右翼的另一副嘴脸
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题:日本右翼的另一副嘴脸
新华社记者冯武勇
日本阿帕集团老板、极右分子元谷外志雄最近因发表反犹言论,遭到北美犹太人团体的强烈抵制和谴责。元谷迅速“认怂”,不仅马上撤走刊物,还忙不迭地发表声明“表示遗憾”,并一再辩称这是“误会”,自己其实是“亲犹派”。
而在不久前,元谷及其阿帕集团在歪曲“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问题上,却是一副“不怕开水烫”的模样,日本极右势力的嚣张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元谷好像换了一副嘴脸,“风格”大变,是何缘由?
据报道,新出版的阿帕酒店官方刊物2月号中刊登了元谷外志雄主持的对谈栏目“大话”。元谷在文中称,“犹太人控制着美国的信息、金融和法律,他们从全球化中获益颇丰,因为他们将巨额利润转移到了避税天堂,不用缴纳任何税款”。
这期刊物被摆放在加拿大和美国至少6家阿帕酒店的客房,此事引起北美犹太人团体强烈反弹。在加拿大“大温哥华犹太人联盟”向阿帕集团提出抗议后,阿帕北美酒店迅速撤下了这一期刊物,元谷外志雄还在对方网站登出了一则声明,表示“极为遗憾”。
14日媒体曝光此事后,阿帕集团官网也撤下了这期刊物的电子版,并贴出一份声明称,元谷外志雄是“犹太人的老朋友”,其相关言论是想对犹太人在信息、金融等领域展现出来的才能表示佩服和尊敬。
然而,这份声明居然在文末声称,此次涉犹言论风波与此前南京大屠杀、“慰安妇”问题“不相干”,强调涉及后者的相关书籍和刊物不会从阿帕酒店撤出。
元谷在历史真相和正义问题上前倨后恭的表演,充分暴露了日本右翼的真实嘴脸:他们的“历史是非观”“言论自由观”不是不会改变,而是因对象而异,他们也不是不会“认怂”,或倨傲不逊或卑躬屈膝也因对象而异。
这并不是日本右翼分子第一次遭犹太人团体打脸后认怂。1995年1月,日本右翼刊物《马可·波罗》刊登了自称医生的西冈昌纪的一篇文章,文中宣称纳粹毒气室“并不存在”、犹太人大屠杀“纯属虚构”。这期刊物一上市,影响力甚大的犹太人维权团体西蒙·维森塔尔中心第一时间向刊物发行人文艺春秋社提出强烈抗议。
《马可·波罗》编辑部和文艺春秋社一开始还想狡辩,但在西蒙·维森塔尔中心呼吁包括日本在内的全球企业抵制文艺春秋及其旗下所有刊物的广告后,日本企业由于担心失去欧美市场而不敢在文艺春秋社投放广告,文艺春秋社很快陷入经营困境。两周后,文艺春秋社公开谢罪,并宣布《马可·波罗》停刊,解除时任杂志总编的职务。不久,时任文艺春秋社社长也宣布引咎辞职。
无疑,元谷这次在反犹言论风波中迅速认怂,显然与日本右翼遭受的“历史教训”密切相关。而元谷及其所象征的日本右翼势力对犹太人群体的“敬畏”和胆怯也给人启示:对于日本右翼否定侵略历史的种种挑衅,要及时揭露,也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坚决反击,打到痛处,才能让右翼改变嘴脸。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日本 右翼 阿帕酒店


雄安“绿色拆除”10小时夷平8000平米建筑
尼日利亚村庄遭袭事件死亡人数上升至73人
亚美尼亚议会选举反对党领导人帕希尼扬为新总理
第71届戛纳电影节开幕
匈牙利新一届国会成立
马来西亚大选即将举行
强降雨来袭 广东多地暴雨预警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10周年慰问演出在四川举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