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艺术创作应先把“里子”做好
最近,一部进口动画连续剧《粉红猪小妹》在获得了较高收视率的同时,也收获了不错的口碑。
简单到有些单调的2D画风,远远谈不上精致的动物造型,其取胜之处,不在形式,而在内容。作品纯朴不失童趣的内容十分吸引人,以家庭故事为主要叙事主线的创作形式也让人感觉到温馨、有趣,对很多年轻父母来说,还颇具启发意义。
无独有偶,一部29年前的国产动画《山水情》这几天也在朋友圈里刷了屏,这部1988年出品的水墨动画,讲述了生病的老琴师被渔家少年救起,后养病,教少年弹琴,将琴赠予少年之后离去的动人故事。整部创作没有一句对白,但内容感人,绘画精良,一眸之间、一琴之声,令人动容,为品质上乘的用心之作。
两部作品之所以受到认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当下很多艺术创作努力强化和追求形式包装之时,反其道而为之,重在以内容取胜。
内容与形式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两方面,正如一件衣服的“里子”和“面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但不知从何时起,一些作品在形式上的着力很多,内容上却略显乏力。换言之,在“里子”和“面子”二者之间,过度强化了“面子”,却忽视了先将“里子”做好。
这类现象在当下的文化市场上已普遍存在。图书架上,摆在显眼位置的畅销书,往往被成功学、心灵鸡汤、穿越玄幻类占据,内容枯燥重复;电视里,各种穿帮、神剧层出不穷,抄袭屡见不鲜;书法界,一些人哗众取宠,醉心于形式上的创新,头发书、人体书、倒立书……令人啼笑皆非。
缘何如此?细究起来,原因很多。既有资本大量进入,因逐利带来的浮躁与功利,也有市场仍不完善带来的生产与制作流程上的不尽如人意,更有创作者或疏于贴近生活,闭门造车,或忙于复制和照搬所谓国外经验和模式而最终导致的“原材料”匮乏。
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内容一定是创作之本。无数成功与失败的作品已经告诉我们,在经历了岁月流转、技术更迭之后,真正流传下来的,还是在内容上打动人心的好作品。过多形式上的雕琢与模仿,往往难以掩饰内容创新的苍白,如果讲不好一个故事,再逼真、再酷炫的画面也会让人不知所云。同时,好的形式也需要源头活水,犹如装盘华丽的食物,最后只是为了衬托美味入口之时的欢愉,而这源头活水便是故事的内容创作。
正如创作了无数经典形象的迪士尼动画工作室总裁安德鲁曾说过的,“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故事,设计出吸引人的形象,之后才会有好的结果,如果让故事成为商业授权的奴隶,颠倒次序,观众一定能感觉得到。”
在做好“面子”的同时,首先做好“里子”,把握好形式与内容的主次关系,不盲目、不浮躁,潜心创作回馈受众,才能得到受众最真诚的掌声与认可。这才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所有艺术创作工作者最该秉持的原则。
《 人民日报 》( 2017年02月16日 17 版)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内容 艺术创作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