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残疾女孩“靠嘴创业”一年卖出3万公斤水果
静静躺在床上的李娟,看起来瘦弱极了。
倒春寒的来袭,让这个不足25公斤的身体,只有在层层棉被、电热毯和电暖器的包裹下,才能勉强维持体温。即便这样,李娟依然在棉被的支撑下侧躺着,坚持用嘴咬着触控笔,在用支架撑起的手机上一次次点击、输入,努力经营着自己的微商小店。
去年一年,就是靠着一张嘴和一台手机,几近“植物人”的李娟卖出了3万公斤水果,帮助家里了解燃眉之急。“感谢电商,让我有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采访中,李娟的积极乐观、激动和兴奋,常常会让人忘记她身体的残疾。
事实上,命运似乎从未厚待过这个姑娘。李娟出生后身体一直不好,发育迟缓,直到5岁才能走路,8岁才上学。之后,她左手开始不灵活并逐渐失去功能,只能使用右手。自从2008年“突然全身无力、瘫倒在校园中”之后,这个直到4年后才最终被确诊为脊髓空洞症的女孩,再没有站起来过。8年里,她的四肢逐渐萎缩、退化,如今全身只有脖子以上可以有限活动。
最初几年里辗转各大医院看病,早已掏空了这个皖北村庄的贫困家庭,家里承包的十几亩果园,是李家多年来唯一的收入来源。“如果不是父母的不离不弃和母亲的精心照顾,我可能活不到今天,也没有继续生活的勇气”,而让她最终找到生活的支撑点、焕发新生的,则是2015年接触电商。
2013年,“目光所及只有简陋的屋顶,每天只能在无聊苦闷中打发时间”的李娟拥有了第一台低配置的智能手机,“犹如在屋顶上打开了一扇窗”。在之后的日子里,她通过手机浏览信息、了解世界,认识了很多同是残疾人的朋友,也知道了越来越热的“互联网+”。
真正让她走进电商的,是2015年11月。时近寒冬,连日大雪让砀山县唐寨镇唐寨村被皑皑白雪覆盖,也阻断了水果收购商的进村之路。“几万斤苹果如果卖不出去,就只能烂在家里,一家人之后一年的生活都成问题”, 看着焦急的父母,躺在床上的李娟也是心急如焚。
有一天,她在浏览微信信息时,突然看见有人在朋友圈里卖东西。“网店需要注册、设计网页,太复杂了我做不来,这个倒是可以试试”,有了这个想法,李娟马上行动起来。
编辑:梁霄
关键词:残疾 女孩 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