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童星制造”是张社会试纸
日前,媒体报道了“童星”制造链条上的众生相:拥有培训、包装、上综艺、找剧组的完整“套路”的童星公司;为学龄前孩子马不停蹄地安排艺术课、选秀、比赛、上节目的家长;以及要学习声乐、钢琴、走秀、主持,从早晨八点到晚上十点一直在练舞蹈的孩子们。报道称,几档“现象级”的儿童综艺节目带热了儿童演艺市场,新媒体的崛起被认为打开了“造星”的传播渠道,以致现在用百度搜索关键词“童星培训”,相关结果有195万条。
这些信息,与人们在坊间的耳闻目睹互相印证。据说,影视学院门口常有家长带孩子流连、寻找机会,另有很多小演员的家长常年追随剧组,在主创周围鞍前马后、送烟送饭。这当中,当然有有艺术天分、有从业理想的孩子和家庭,但无论以什么角度判断,成为明星和艺术家都是低概率事件。此事的超常理之处在于:为什么有那么多家长要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和机会成本让孩子削足适履,又为什么有那么多家庭认为这个明显从业概率极低、成功率极低的行业,反而是人生的捷径。
恰恰是因为在一个庞大的转型社会中,在一个机会有限、但规则不确定的社会生态下,以超常规手段实现阶层流动才显得如此紧迫,能充分展现出“赢者通吃”规则的社会角色才显得如此诱人。从三四岁起就开始为孩子策划高强度的艺术训练、四处搜寻上镜机会的家庭,和更为常见的,为让孩子上名校而对学奥数、练英语趋之若鹜的中国家庭,在心理上是同构的,只不过他们选择了更为冷僻和险峻的道路。
童星制造热和其背后的丛林法则,呈现出了一种线条粗暴的社会评价标准:只有普通人和“人上人”的分别,却无“个性”和“活法”的差异;只有功利意义上的“成功”,却无实现个体价值意义上的“成功”。于是,在很多成年人的思维里,普通人的生活就等同于“失败者”的生活。擅长摄影、喜欢烘焙、资深驴友、写得一手好字、热心社区活动,这些使生活更有质感的态度和技能远远挑战不了以房产、资产、职业、社会地位为代表的社会评价框架。而当这个评价标准延伸到对下一代的教育中时,成长为普通人就等于“泯然众人”的恐慌便出现了,从最初就要吃透成功学逻辑、谙熟成功学规则、向“人上人”之路狂奔的家庭设计也出现了。
是的,这不能全怪家长和家庭。在评价林妙可一事时,有论者曾引用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写玛丽皇后的名言进行点评:“她那时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这是对正处于“星途”焦虑中的家长和孩子的提点,也可以看作是对一个始终处在价值纠结中的社会的警示。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孩子 家长 家庭 童星制造 试纸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