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专访江苏省政协主席蒋定之
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不放松
——访江苏省政协主席蒋定之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 江迪)“创新是我国发展的形势所迫,是国际竞争的大势所趋,也是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这次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始终把科技创新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江苏省政协主席蒋定之说。
蒋定之长期奋战在经济工作一线,对科技与经济的关系有着系统、深入的思考。这次全国两会上,蒋定之就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率已达到56.2%,另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科研成果大量集中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的研发成果少。
“科技进步与经济脱节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既打牢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又为长远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实现 ‘十三五’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蒋定之说。
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蒋定之认为,必须让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两个轮子”同时转动起来,通过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科技成果转化转化体系、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激励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增加制度供给,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
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实体经济强则经济强、国家强、人民富。蒋定之指出:“科技创新必须面向振兴实体经济。振兴实体经济,主战场在制造业,核心是创新。必须紧紧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新动能、新经济、新业态。”
在产业方面,蒋定之认为,要聚焦产业前沿技术。抢抓“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的机遇,选择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等领域,组织实施新兴产业专项,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攻占产业链、价值链“制高点”。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有效拉长传统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
在企业方面,蒋定之表示,要培育本土创新龙头骨干企业。引导它们围绕主营业务方向进行科技创新,按照市场机制与其他创业主体协同聚集,优化配置技术、装备、资本、市场等创新资源,有效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健全科技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围绕优势专业对接企业创新,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支持企业更多地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和各类科技项目,鼓励企业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再开发和再创新。支持更多企业参与国际创新合作交流,鼓励创新要素跨境流动,以全球化视野整合利用创新资源,在交流合作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有效推进科技创新,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蒋定之说。
“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使创新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生活习惯,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蒋定之表示。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创新 科技 江苏 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