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蔡英文接掌中华文化总会 被指走向“文化台独”
【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崔明轩】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9日终于如愿接掌“中华文化总会”(简称“文总”)。她在致辞时声称“文总”三大任务之一就是持续扮演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责大任。《联合晚报》称,目前两岸官方沟通完全停滞,民间虽保持交流互动,但即使再热络,如果不调整两岸关系的大原则,再多的“二轨交流”也未必能让双方台面上的互动情况有所改善。
蔡英文9日接任“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副会长”由“副总统”陈建仁和前“国安会副秘书长”江春男担任,秘书长则是蔡英文核心幕僚林锦昌。蔡英文在致辞时称,“总统兼任会长”的指标意义,就是在施政优先级中能对文化工作的扎根、发展及推广有最高程度的重视,将文化界力量集结起来。她提到未来“文总”有三大重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持续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同时持续提升和深植台湾的文化实力,加强台湾文化和国际的交流,“未来在新南向政策中,也让文化交流扮演更关键角色”。
“文总”是1967年由蒋介石成立的,会长以往都由台湾领导人担任。马英九上台后转型,改由前“行政院长”刘兆玄担任。民进党重新执政后,“文总”成为洗绿的目标。“总统府”发言人一度引用刘兆玄的笔名,直批“不是叫做上官鼎就叫做文化人”,刘兆玄被迫于去年11月请辞。今年2月15日,“文总”举行临时执委会,快速通过蔡英文、陈建仁及“文化部长”郑丽君等共258名新会员的入会案,为蔡英文接任会长做好铺垫。当时就有分析称,蔡英文有意让林锦昌出任秘书长,未来不排除用这一身份登陆。
点击进入下一页点击进入下一页
岛内舆论对此并不看好。台“中央警察大学”学者董立文称,文化就是文化,不需要被赋予政治任务,否则可能扭曲文化的交流意义。淡江大学教授潘锡堂称,在蔡英文两岸政策维持不变的情况下,“文总”担任突破两岸急冻现状的角色机会不大,要扮演二轨交流机构的可能性也低,外界不必有太多期待。
蓝营忧心“中华文化总会”变“台湾文化总会”。国民党主席参选人詹启贤9日称,从“文总”几次名称变动可以看出时代的演变,尤其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刻意删去“中华”, 让人深切忧虑此次蔡英文是否历史重演,再起风波。他认为不应该刻意回避中华文化,而应视为重要资产,努力推广“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还有舆论质疑,之前因酒驾而丢官的江春男摇身一变成为“文总”副会长,民进党是在“酬庸”。
中时电子报称,蔡英文接任会长被质疑是想加重“本土化”,迈向“文化台独”。文章说,蔡英文学历“十分漂亮”,台大法律、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英国伦敦政经学院博士,一路名校毕业。然而,之前她频频在公开场合写错字,例如拼错“泰国”的英文,写错“台湾”的“台”字等,因此对于她接任“文化总会”会长,网民大肆嘲讽,“哪天蔡总统当选‘中国小姐’也不会意外”。有人留言说,一个这么不认同中华文化的人担任“中华文化总会”会长,真是可笑;还有人说,“文化总会”就要变成“文盲总会”了。
联合新闻网9日称,从“中正纪念堂”到台北故宫再到孔子纷纷被扯上“转型”,文化领域正在沦为重灾区,“让人惊觉,蔡英文上任以来,假转型正义之名的猎巫歪风,已经横扫一切领域”。《联合晚报》称,蔡英文接掌“文化总会”,能否延续过去两岸民间文化交流互动的重责大任,引起前“文总”成员与部分艺术家的质疑和担忧,书法家杜忠诰曾投书媒体,盼蔡继续让“文总”为两岸留扇窗,就是一种期盼与提醒。民进党上任之初,喊着“谦卑、谦卑、再谦卑”,但实际情况却是“去蒋”“去中国化”接连展开,从民进党“立委”刘世芳说抖空竹是大陆统战工具,到“文化部长”郑丽君将蒋介石相关商品下架,比比皆是。文章说,两岸关系急冻,官方联系机制运作层级大幅降低,陆委会登陆官员层级只有科长级,“蔡总统接掌文总会长,要赋予文总在两岸交流的重要任务,但若其两岸政策继续维持现状,对岸相应不理,最后恐怕也只能说给自己人听”。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蔡英文 中华文化总会 文化台独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