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寻找藏文化通关的钥匙——唐卡
在京城,潘家园是购买、鉴赏古玩旧货、工艺品、收藏品、装饰品的绝好去处。近年来,从潘家园里低头淘宝的人群中,也常常可以看到对藏族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收藏者,从唐卡艺术到藏族手串、配饰、铜制品等佛教艺术品收藏,藏族文化收藏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沉寂到火爆,从纷繁杂乱到日益专业的发展之路。想了解藏族的文化、历史、政治和社会生活等,唐卡文化是一把神秘的通关钥匙。藏族又名唐卡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它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多表现佛、菩萨、法王或佛传历史和神话故事,画面浓墨重彩,形象生动而略有夸张,被称为藏民族的百科全书,是中国民族艺术的瑰宝。


罗藏旦巴
想让唐卡艺术从殿堂到民间
在潘家园非遗展上,唐卡艺术尕沙日第十四代传人罗藏旦巴曾亮相,现场表演唐卡绘画艺术,吸引了众多媒体大众关注的目光。罗藏旦巴八岁拜誉有“热贡艺术四大天王”之称的更藏大师为师,学习唐卡基础知识,后跟随父亲启加四处作画,1997年,进修于青海佛教学院,毕业之后,继续做唐卡艺术的研发工作至今。在潘家园非遗展览上展出的十余幅作品,气势恢宏、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线条流畅、质感强烈。彩唐、黑唐、红唐错落相间,其中用纯度不等的黄金绘制的黑唐作品,异常精美。
罗藏旦巴作为唐卡新一代传承人,曾以顽强的毅力、精湛的技艺完成了父亲未竟的巨幅唐卡《天路》。通过精心绘制,精美绝伦的唐卡艺术让人们再次领略到藏传佛教文化艺术的古朴神韵。
极品用料
“雪域丹青”光照千年
罗藏旦巴说道,唐卡艺术被誉为“雪域丹青”,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一般情况下画一幅上品的唐卡要花费一年时间,其所用颜料皆取自大自然中的珍贵矿物和稀罕植物等,包含金、银、珍珠、玛瑙、琥珀、珊瑚、藏红花、蓝靛等,配色种类高达160种之多,即便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画面依然光彩照人、灿烂如新,这也成为唐卡价值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纯天然的矿物颜料会让人感到颜色本身的空间感和生命力,而传统唐卡颜料的配制方法都是一代代相传下来的,一般工序分为采集、精选、清洗、浸泡、熬煮、研磨、蒸发、制丸等。
罗藏旦巴赋予唐卡美的灵魂,他的作品凭借精美的设计、对比强烈的色彩和精细的线条,吸引了众多不远千里慕名前来参观、定做、购买的收藏爱好者,其绘制的精品唐卡远销美国、日本等国,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市场流通
唐卡之花绽放神州
罗藏旦巴为弘扬先祖留下的传世技艺,始终如一地使用矿物颜料,不断研究调剂方法,为传统的唐卡绘制技能的传承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传承热贡文化,他先后招收徒弟达70人,多为贫困家庭子弟,有增太加、洛藏达杰、桑杰加布、坚巴、项加等人均已出师并且都在从事绘画工作。
随着唐卡艺术影响力不断扩大,从事唐卡创作的队伍逐步壮大,市场前景日渐看好。有不少与罗藏旦巴一样的唐卡大师正在探索将现代元素用唐卡形式展现,推动唐卡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他们也在挖掘培养更多唐卡制作技师,将唐卡艺术发扬光大。市场化的流通为唐卡艺术的传统文化传承打开了一扇窗户,市场激发和传统艺术产生的创新活力迸发,在传承中保护,在创新中发展,唐卡之花将绽放神州大地。(丁茜)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唐卡 藏文化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