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全国两会专题报道>发言>第二次大会发言 第二次大会发言
潘建伟:敢于担当 从我做起 为建设科技强国建功立业

潘建伟委员代表九三学社中央作发言
1986年3月,九三学社前辈王淦昌、陈芳允等科学家建议国家跟踪研究国外战略性高技术发展。中共中央果断决策,启动实施了“863”计划。30年后,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不仅实现了对战略性高技术的跟踪研究,而且在一些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主要科技领域和方向上实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对此,我要说,中国科技工作者是好样的!
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航空发动机、高性能芯片等核心科技仍受制于人;卫星导航、高速铁路等工程技术达到世界一流,但竞争十分激烈;像量子通信卫星这样领跑的,还屈指可数。这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还很不相称。竞争必有胜负,落后就要挨打。对此,我要说,中国科技工作者一定要争气!
我们中国人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颠覆性创新技术呼之欲出。当今中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创新摆到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科技队伍,有齐备的学科体系,而且不像过去那样“缺钱少物”。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对此,我要说,今天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是幸运的!
建设科技强国,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破束缚科技人员施展才华的条条框框,把鼓励创新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让人才无后顾之忧,让“英雄”有用武之地。与此同时,我们科技工作者也要扛起自己的责任,不怨天、不尤人,从我做起,全身心投入到科技创新当中去。
我们要敢于担当。科技强国,等不来、买不来,只能靠自己干出来、闯出来!我们要有当年搞两弹一星时“勒紧裤腰带也要搞出原子弹”的那股劲,要有志做九三学社原副主席王选院士所说的“顶天立地”的研究,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创造引领世界潮流的成果。
我们要追求原创。志不强者智不达,只随人后,永远跑不到第一。搞研究,不能满足于仅在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在别人原创的成果上增砖添瓦,要敢为天下先,想别人还没想到的事,立志开辟全新的领域。搞技术,不能依赖模仿,不能习惯于引进,要有不甘雌伏、奋发赶超的志气。青年科技工作者,更要发挥激情和想象力,敢于打破陈规、挑战权威。
我们要包容友善。现在做科研,越来越需要跨学科和大协作。包容,就是要海纳百川,和而不同,允许出错、宽容失败,鼓励奇思异想,欢迎别出心裁,认同殊途同归。友善,就是要周而不比,不搞小圈子,不论资排辈,不以势压人。学科带头人,不能沾染老板习气,工作别人做、名利归自己,要甘为人梯、做铺路石,让雏鹰试翼、乳虎啸谷,使青年才俊尽快成长,更快超越自己。
我们要崇尚道德。欲求科研成功,修德为先。老一代科技工作者爱岗敬业,不计名利,甘于奉献,体现的是崇高的家国情怀。几千年中华文明创造中所体现的工匠精神,从来都是精益求精,拒绝心浮气躁、反对急功近利的,而抄袭、造假等学术不轨行为更为君子所不齿。同时,在当今网络传播时代,我们科技工作者更加有责任推动全社会树立尊重科学、求真务实、客观理性的风尚。
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类文明面临新的转折。中华民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经受住了历史的锤炼,正在接受现代化的洗礼。“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当代中国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奋斗一定能使我国早日成为科技强国,而贡献给世界和人类的,将是有担当、勇创新、重包容、崇德行的中国精神!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科技强国 科技工作者 创新 科技革命 政策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