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1元进店”为诱饵 结果却花3万多 专家提醒谨防诱导式消费
新华社福州3月16日电(记者 刘姝君)以“1元体验”为诱饵,结果忽悠、强制顾客消费3万多元。近日,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曝光这起诱骗消费典型案例,警示消费者提高对诱导式消费的警惕性,经营者要自觉遵守法律规定。
2016年10月,福建省连江县可诺丹婷美容店工作人员以“1元体验”为诱饵,诱导消费者刘女士进店进行面部护理。美容师在为其做面部护理时反复强调“做1次没有效果,半年内要做24次才有效”。在美容师的软磨硬泡下,刘女士只得刷卡2000元办理了面部护理半年套餐。
之后,该店经理又游说刘女士体验“淋巴排毒”项目。刘女士本以为体验免费,谁知事后该店又要求刘女士支付880元体验费,并以套盒已打开为由,要其办理“淋巴排毒”套餐,否则要支付几千元买下套盒,且忽悠刘女士不做淋巴排毒会得癌症,无奈之下刘女士刷卡9520元,办理了30次的淋巴排毒套餐。
不久,该店“区长”又游说刘女士购买3套内衣,刷卡付款7460元。之后,该店经理又向其推荐塑形衣。刘女士表示没有钱,该店经理直接用刘女士的手机通过第三方借贷平台转账支付14400元。
福建省消委会指出,本案中,美容店涉嫌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夸大美容效果等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经多次调解,由美容店扣除相关服务费用后,退还余款项及借贷平台的相关费用共计32917元。
消委会有关专家提醒:消费者在参与各类预付式消费前,应了解清楚经营者的市场信誉和经营状况,千万不可因某商家优惠幅度较大而忽视了潜在的风险;签订预付式消费合同前,应认真阅读有关会员细则、服务合同等格式文本,进行预付式消费时,尽量避免一次投入过高,承担过大风险。
编辑:梁霄
关键词:诱导式消费 结果 进店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