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策论 策论
以司法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12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从八个方面回顾了2016年全国检察机关各项工作,在“2017年工作安排”部分,报告从6个方面提出了今年的主要任务。
这次报告,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与结果导向相统一,注重回应社会关切,注重兑现去年承诺,注重用案例和数据说话,注重体现重点工作成果。总体看,最高检今年的工作报告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体现了“进中向好”的发展大趋势,也展示了检察人在过去一年时间里不忘初心、忠诚履职,扎实工作、奋力前行,不断推动法律监督工作创新发展,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内容丰富,成绩显著。在本次报告中,曹建明检察长就积极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围绕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履职尽责;加强对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深化司法改革,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等几个方面的工作成绩系统地回顾了2016年检察机关的工作成绩,积极回应人民关切,维护人民权益,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此外,为了让代表委员更加直观、全面地了解检察工作,除正文外,今年报告还有6个附件,包括有关用语说明、有关案例说明、有关数据图表、有关情况图示、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和落实情况,特别是附件5和附件6,对1267名代表委员提出的1552条意见建议进行了分类梳理,并分门别类提出了落实措施,使得这次报告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也看到了检察机关真诚接受代表委员监督的诚意和行动。
以民为本、司法为民。报告开篇,曹建明检察长就向大会报告有关惩治危害国家安全和严重刑事犯罪等工作,提到了一些具体做法和典型案例,比如周世锋案、甘蒙“8·05”系列杀人强奸案等案例,在后面的报告中,曹建明检察长又提及了徐玉玉被骗身亡案、聂树斌案、谭新善案、“沈六斤”案、李松案、刘吉强案、杨德武案等案件。这些百姓关心、社会关注度高案件的妥善处理,高度彰显了检察机关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的理念,使各项检察工作充分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这次报告,高度把握了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期待,也正是因为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依法服务和保障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才使得让人民群众从检察工作中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反腐继续,力度不减。当前,反腐败的压倒性态势已然形成。检察机关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打虎”“拍蝇”,取得了累累硕果。报告指出,2016年,全国检察机关立案查办职务犯罪案件35397件47650人,立案人数同比下降12.2%,查办贪污贿赂、挪用公款100万元以上案件同比上升6.7%,依法对王珉等21名原省部级干部立案侦查,对令计划、苏荣、白恩培等48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提起公诉,同比上升118%,此外,检查系统坚持“拍蝇”不手软。去年,检察机关共查办征地拆迁、社会保障、涉农资金管理等民生领域“蝇贪”17410人。从37个国家和地区遣返、劝返外逃职务犯罪嫌疑人164人,其中“百名红通人员”27人,涉案金额18.48亿元人民币。这充分体现了检察机关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反腐败斗争决策部署的决心和行动,进一步彰显了司法公正,树立了司法权威,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仰和信心。
直面期盼,落实诉求。人民性是检察机关根本属性,也是“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在检察工作中的重要体现。检察机关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报告中曹建明检察长提到不少积极回应群众期盼的案例,2016年是未成年人检察工作30周年,全国检察机关抓住这一契机,围绕维护校园安全这个重点,开展了一系列重要活动,不遗余力地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徐玉玉被骗身亡案发生后,社会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度关注,过去一年,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19345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展蔓延势头;近年来,医患关系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并发生了一系列涉医犯罪,去年10月,最高检发布服务健康中国建设“20条意见”,强调加大对涉医犯罪的打击力度,保障正常医疗秩序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这些具体措施,展现了检察系统善于倾听群众呼声,更好维护人民权益的信心和责任。
2017年是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党的十九大也将将于今年召开。新的一年,我们期待检察系统继续以闻鸡起舞的状态,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认真落实本次全国人大会议部署,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扎实工作、奋发有为,继续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检察机关 报告 司法 人民 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