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大漠风尘日色昏”不见踪影 内蒙古生态环境改善让沙尘暴“爽约”
新华社呼和浩特3月16日电 题:“大漠风尘日色昏”不见踪影 内蒙古生态环境改善让沙尘暴“爽约”
新华社记者李仁虎、殷耀、于嘉
沙尘漫天、狂风怒吼是往年二三月间内蒙古常见的天气,然而记者近日在风沙源之一的腾格里沙漠和科尔沁沙地采访发现,今年以来,“大漠风尘日色昏”的景象不见踪影,生态环境的改善让沙尘暴“爽约”了。
西靠腾格里沙漠的巴彦浩特镇,一湾绿水映蓝天,轻风拂面春意柔。从小生活在这里的居民范晓钟说,以往立春过后,扬沙天气和沙尘暴往往接踵而至,大风吹来,满天飞沙,30米外都看不清,即使在室内,空气中的土腥味也令人窒息。
阿拉善盟林业局副局长王新民说,阿拉善是京津风沙源中线策源地,分布着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三大沙漠,当地多年来采取围栏封育、飞播造林、人工造林等方式治沙,1200多万亩沙地披上了绿装。
驱车行驶在腾格里沙漠东缘的公路上,蓝天白云下放眼遥望,沙拐枣、花棒、白刺等沙生植物丛丛簇蔟,在风中摇曳,绵延起伏,筑起防沙固沙的屏障。
“上世纪90年代,沙尘最多的一年刮了90多场,遮天蔽日,下午4点昏暗如夜。”走在巴彦浩特镇清爽的三月天里,范晓钟的心情像春天一样,“现在,人们不再担心沙尘暴之害了。”
阿拉善盟林业局监测和调查结果显示,经过多年生态建设,腾格里、乌兰布和、巴丹吉林三大沙漠形成多条长数百公里、宽数公里至20多公里的锁边林带,缚住了沙漠肆虐的步伐,流沙趋于固定,风沙明显减少。
在科尔沁沙地西缘,新修的图哈穿沙公路伸向沙漠腹地。两旁的黄柳、柠条长成1米多高,相互簇拥,一望无际。这里是京津风沙源东线策源地,素有“八百里浩瀚沙海”之称。2009年以来,翁牛特旗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采取开通穿沙公路,进行切割治理的方式,修建8条穿沙公路,总里程达218公里,治沙造林490余万亩。
“以前的老房子被沙子埋掉了,前些年一到春天,推门就是沙子。”翁牛特旗乌兰敖都嘎查(村)88岁的乌力吉指着白白的墙壁和干净的地砖说,“现在风沙越来越少了。”
据内蒙古林业厅统计,总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的科尔沁沙地,治理达1.7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25%。
在有着“生命禁区”之称的阿拉善大漠戈壁里,其重要的湿地东、西居延海分别干枯十余年和几十年。2003年,国家对其注水治理,现在,东居延海湖面稳定在40平方公里;西居延海湖盆2016年也大面积过水。目前世界仅存的三大胡杨林之一、生长在东西居延海周边的胡杨林面积近16年来由39万亩增加到44万亩。
京津风沙源东线和中线两大策源地,近年来沙尘逐年减少。据气象部门统计,阿拉善生态治理初期,1987年至1999年间,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年均沙尘暴发生次数为5.85次,而2011年至2015年间,该数字减少为3.5次。
“2003年前后内蒙古一年要刮十几次沙尘暴,最近两年每年只有两三次,今年还没有看到它的踪迹。”内蒙古林业厅治沙造林处处长郝永富说。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内蒙古 生态环境 沙尘暴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