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不和谐家庭的六个表现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 刘学兰 林倩
编者的话:家,对每个人来说既是城堡也是港湾。幸福的家庭关系能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有问题的家庭会成为人一生的阴影。本期,我们邀请心理学家为家庭“诊断”,帮助各位识别家庭中不和谐因素并积极“治疗”。
父亲“一人独大”
这种“一人说了算”的专制家庭结构,表现为父亲与家庭成员之间界限非常清晰。“严父”往往是自己的人格没有真正成长到一个男人的状态,需要用过度严厉的状态去掩饰自己没有长大的部分,“全副武装”让自己像个男人。在孩子眼中,这样的父亲丧失了温柔,与父亲交谈时总伴随着恐惧情绪,容易让孩子隐藏起自己的情感,在家里感到孤单、缺乏亲密感,导致对自己缺少正确的认知。性格倔强的孩子常表现出很强的抵抗意识,与父亲产生对立情绪,变得性格乖戾;而性格懦弱的孩子,则会产生恐惧心理,表现出欺骗、撒谎等不良行为。
在父亲“一人独大”的家庭中,需要让父亲意识到过分严厉对家庭的不良影响,从而主动改变家庭权力结构,家人间的互动关系也能由此得到改善。可以利用家庭重塑中的“雕塑技术”,通过形象、具体的身体姿态、肢体间距离等来展示与家庭成员们沟通的状态,将隐形的“地位”“关系”外显化。在雕塑的过程中,家庭成员间能彼此察觉,看到自己如何对人、他人又是如何待己,这种积极的互动能让家庭关系更平等,也是严父审视、调整自己态度、行为的契机。
家庭话题“千年不变”
小时候被追问成绩和排名,长大了被催婚找对象……家中的话题,千年不变。一定程度上,这是陷入了“过分保护”的泥沼。家长在吃穿住行言“360度无死角”地对孩子进行限制,一方面使孩子缺乏许多至关重要的同龄人陪伴经历,导致以后难以适应社会或者走向歧途;另一方面,孩子的个性、心理健康发展受阻,社会化不足,自我需求受到限制,甚至出现人格障碍。
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父母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让自己有更丰富的内涵来与孩子做更多方向、更深层次的对话。另外,父母更应理智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比如,当孩子提出难以回答的问题时,父母不能给出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答案,或为了维护“尊严”而不懂装懂,给出错误答案,更不可用“你怎么问题这么多”之类压制孩子的求知欲。只有从小把话题范围扩大,才不至于未来只围绕“学习”“结婚”打转。
有个唠叨的母亲
唠叨的母亲对家里的事情表现出过度关注,事无大小都过分控制,这样的母亲热衷于对身边的人(特别是孩子)说很多很多话,有诉苦、有指责、有抱怨。有研究称,女人一天要说3万字,唠叨操控下的母亲的话语量远不止这个数。这实际上是母亲通过嘴巴来追求幸福感,是一种心智不成熟的表现,大多由安全感和价值感不足造成,常常伴随着焦虑。
母亲是孩子最亲密的人,过分唠叨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个性发展、为人处世和生活态度。但多数时候,母亲本人并没有觉察到这种行为是病态的。这种情况,依然可以通过“雕塑技术”来让母亲提高对自己的觉察,意识到丈夫和孩子是如何感知自己的,接受家庭成员的反馈并做出改变。
工作耽误亲情
5岁的甜甜由于妈妈长期加班,缺乏陪伴,内心非常敏感。在一次家长会上,一个小伙伴因为妈妈的失约缺席非常难过,失控在教室里大哭。只见甜甜安慰她说:“你不要难过了,我妈妈也经常爽约欺骗我,大人都一样,喜欢说谎话,是个骗子。”多让人心寒的一句话。
许多家长看似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在外“征战”,但不少人是以工作为借口,逃避家务和感情,而到工作中去寻找安全感,这不利于孩子也不利于自身。
有言道,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爱是在陪伴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缺乏陪伴就是缺乏爱,这样的孩子内心是极度空虚和寂寞的。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父母关闭心门,且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更无法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再多精美的礼物玩具都无法代替父母的陪伴,父母应该守护孩子,让他们做幸福和快乐的天使。毕竟成长只有一次,给孩子最好的陪伴,努力去了解孩子到底需要什么,将孩子封闭的心门打开。
家庭关系功利化
想象一个场景,父母的朋友来家里做客,谈天说地之余总提上一句:“来,让你家孩子 弹个钢琴助助兴。”好似不会一点乐器,我家孩子就拿不出手。在不少家长看来,钢琴等乐器象征着气质、财富、高贵,孩子拿得出手,家长很有面子;同时也满足自己一些攻击性需要,比如带着孩子去考级,看自家孩子“打败”别家孩子。除了钢琴,针对孩子的其他种种“技能”“培训”也让父母们趋之若鹜。
家庭关系过分功利化,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有些孩子甚至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尊重他们享有的人格权。父母不能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物或私有财产,期望通过孩子去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或理想来满足虚荣和炫耀。孩子是有意识的、有思想的独立个体,应该得到家长的尊重与平等对待。应尊重孩子的兴趣,留心挖掘孩子喜好并为孩子提供支持,完成良好的家庭教育。
三代人胶着
有时候,三代同屋喜乐融融;有时候,三代同屋鸡犬不宁。如果成员间彼此界限清晰,关系处理得好,三代同堂本身没有问题,还对孩子成长有极大帮助。但“卷入”的三代就像一锅粥,这是指代际之间、个人之间界限不清晰,过分纠缠,影响了夫妻作为家庭核心的作用,这种三代同堂会破坏家庭功能,稀释家庭中父母跟孩子的关系。
“卷入”的关系常常是为人父母双方不成熟的表现,他们需要老父母的帮助。而且,在家庭结构还未稳固时,三代人共处一个屋檐,容易造成夫妻关系破裂,加大夫妻双方心理压力。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有可能产生极大的内心冲突:到底听爸妈的,还是听爷爷奶奶的?
夫妻作为一个家庭的核心轴,要把这个轴守稳、守清楚,只要是这个轴在,这个家庭的根基就没有问题。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尽量在家庭根基稳定后再邀请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且共同制定“规章”,各司其职,不让家庭结构混乱,也不让孩子内心矛盾。
编辑:赵彦
关键词:不和谐家庭 六个表现 如何治疗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