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沈建光:美联储加息后,美元缘何走弱?
3月美联储如期加息。但令市场意外的是,此次美联储加息之后,美元没有继续走强,反而应声下跌。随后,中国央行也相应调高公开市场操作和MLF(英文Medium-termLendingFacility的简称,即中期借贷便利)操作的中标利率,以应对中美利差收窄,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也提升253个基点。展望全年,美联储或许还将加息两次,这是否会带来强势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又有何影响?
首先,在笔者看来,美联储加息后美元走弱,并非难以理解。虽然从利率平价理论出发,美联储加息会从息差变化的角度影响资金流入,推高美元指数走强,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美联储7次加息周期经验显示,每次加息后美元未必走强,相反,美元走弱是大概率事件。除了提前透支加息预期的影响以外,笔者认为,基础面的原因同样不支持今年美元继续大幅走强。考虑到美元指数已经是八年来新高,美国经济有很强的货币依赖,房地产与金融是复苏的主要动力,结构性转型缓慢,同时,美国积极财政政策出台仍有时滞,预计最早2019年,施行情况也暂时无法预期。因此,笔者对美国经济能否承受过高利率持续复苏存在疑问,预计美元不会强势上涨。
于人民币而言,今年美联储三次加息难免会给人民币贬值带来一定压力。但笔者坚持认为人民币贬值空间有限。这除了对美元强势上涨难以持续的判断以外,国内方面也有三大原因支持今年人民币不会对美元大幅贬值:
第一,资本项目管制仍然奏效。去年特朗普胜选引发美元强势上涨之后,央行不仅加大了直接参与汇率买卖的力度、提高离岸市场做空人民币的成本,同时采取了更多的行政手段限制资本流出。而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也首度谈到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在笔者看来,这一提法是比人民币币值稳定更高的要求,预示着为防止人民币大幅贬值的管制仍然奏效。
第二,国内货币政策比去年趋紧。可以看到,在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再度调高联邦基准利率至0.75%-1.0%之后不久,中国央行年内再度调高公开市场操作和MLF操作的中标利率,二者均上调10个基点。而正如笔者在春节前文章《加息啦:货币紧缩的开始?》中所提,今年受制于美联储加息、抑制资产泡沫以及防范通胀压力等原因,货币政策会比去年有所收紧。
第三,国内经济企稳向好。今年前两个月中国经济数据积极向好,不仅基建保持高速增长,民间投资与房地产投资也大有改观,超出预期。进口也大幅提升,甚至2月出现了久违的贸易逆差,佐证内需的强劲。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内基本面转好也有助于支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作者系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沈建光 美联储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