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中国观众只追八卦?这档节目不经意间曝出真相…

中新网北京3月22日电(记者 宋宇晟)友人王参元家着了大火,柳宗元却写贺信;欧阳修写信给高若讷,骂他“不是个东西”……节目《见字如面》请来张国立、张涵予等演员朗读古人书信,节目播出后在豆瓣评分高达9.0。前有《中国诗词大会》,后有《朗读者》,为何这类文化节目为何会受到欢迎?《见字如面》总导演关正文近日在一场讲座上表示,“我不相信,中国人比别的民族更爱好娱乐至死”。
2016年年末,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播出。节目请来张国立、归亚蕾、林更新等多位明星读信。信件全部来自于历史中的真实书信——既有戏剧大师曹禺与画家黄永玉的往来书信,也有秦国将士黑夫与惊两兄弟的家书。

虽然《见字如面》中的场景大多数只有一封信、一个演员、一张讲台,但其播放量不断上升,同时该节目也在豆瓣拿下了9.0的高分。
而另外一档今年登陆央视的综艺《朗读者》也采用了类似的形式,并且好评如潮。节目邀请知名演员濮存昕、知名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等嘉宾,讲述自己的经历、朗读或文章或书信。

在不少人看来,这种有些平实质朴的综艺节目似乎更适合小众传播,而难以获得大众的认可。
《见字如面》总导演关正文就曾面临过这样的担心。在《见字如面》播出前,有合作者对他表达过类似的疑问。“一个碎片化的、文化含量不足的社会群体,一个快节奏的、浮躁的社会群体。能不能接受《见字如面》这样的节目?”
“我们的受众经常被想象成普遍追求低俗娱乐的。于是这些人需要被教育、被高尚的东西去引领。而谁去做这种事,谁就变成有情怀、敢于坚守的人。我就经常被人描述成那样一个形象。”显然,关正文并不认为综艺节目的受众是“文化含量不足的、浮躁的”。
他承认,“前几年,我们经历了一个‘娱乐节目大爆发’的时期”。“我们经历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在担心是不是在娱乐至死的时期。”
不过他并没有这样的担心,并且他还相信,“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别的民族更爱好娱乐至死,并不比别的民族更浮躁”。

当然,这种想法并非没有依据。他恰恰认为,《见字如面》这样的综艺节目并非只是贩卖情怀,而是抓住了“大家最根本的需求”。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个解释五花八门,有很多特别荒诞,说读书可以培养气质,读书跟气质有什么关系?说读书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知道好多知识。你问什么叫知识,就是能背。这都是读书,但这都不是读书的目的。”
关正文说,人类要读书是“因为我们永远都面临不确定性,我们不知道我们会遭遇什么,作为我们生命个体,我们需要为那个未知去做经验的准备”。

“他人的经验就是我们读书的最根本动力。我们看历史、看科学,看到的是真实的描述、别人的发现、经历;我们看文学是可能发生的事情,它符合人性特点,于是我们加强了对他人的认知、对人际关系、对自己的认知。这个意义不仅是我们读书,而且是我们要进行精神生活消费最核心的意义。”
书信也是如此。“我们用什么样的书信?要能打开历史窗口、能打开人情窗口、能打开人性窗口的信。这些信瞄准了根本需求。它给你带来了经验,用它来滋养你。这就是为什么《见字如面》受到欢迎最根本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精神层面的独立认知、独立思考,是我们更倾向的。”

“浅娱乐、感官娱乐在一个正常的人类社会中都不是主流,而主流一直都在。之所以人类文明有这样的主流存在,是每个个体自身生命利益的需求。”关正文说。
网络上的数据证明了他的说法。《见字如面》在网络上线后,点击量很快就突破了一百万。记者在某视频网站页面看到,该节目有单集的点击量已冲破2000万。“在互联网上,大家去讨论、观看、转发。现在,节目的人际传播效果已经形成了。”
关正文坦言,这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对互联网受众认知的可能性。“通过这类综艺,不断被描述的一个基本事实是,我们的受众是有足够优秀品质的。”(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中国观众 只追八卦 《见字如面》


中国十佳劳伦斯奖颁奖盛典 孙杨丁宁获最佳男女运动员
维也纳:圣诞市场气氛浓
康熙几何“课本”亮相内蒙古
24小时书店现身河北 市民乐享“文化”夜生活
沙特在首都上空拦截一枚导弹 网友拍下画面
海南海事局南海救助局开展首次海空联合巡航
柏林民众纪念圣诞市场恐袭一周年
安理会再次延长跨边界向叙利亚提供救援授权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