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内高班是一座民族团结的大花园
【编者按】从2000年开始,国家和自治区相继开办了内地新疆高中班、内地新疆中职班、新疆区内初中班,经过十余年的办学实践,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成效日益显著,逐步形成了新疆学生与内地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良好态势。在此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坚定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热爱民族教育事业、热爱内地新疆学生培养工作、精心呵护新疆孩子的优秀教师,以及团结互助、拼搏进取的学生和班级。结合我区开展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自治区教育厅联合内地办班省(市)厅教育厅(教委),面向内高班、内职班、选内初班评选“民族团结优秀教师、学生、班级”,66名师生32个班级受到表彰。今日,刊发专题,与您一同分享民族团结生动故事,感受新疆孩子幸福成长瞬间。
3月16日,内地新疆高中班、内地新疆中职班、区内初中班“民族团结优秀教师、学生、班级”评选活动揭晓,自治区教育厅对66名师生、32个班级进行了表彰。近年来,内高班、内初班和内职班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内高班已有13届4.6万名毕业生,目前在校生3.4万人,这次表彰将校园里内高班感人的民族团结故事全景展现了出来。
难忘到新疆同学家“走亲戚”
今年来,自治区教育厅组织了各类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各个学校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联谊活动,这让内高班师生增进了感情。
去年6月,自治区教育厅在内高班学校启动了“百百千万”工程,该工程实现了百名内地学生到新疆同学家“走亲戚”、百名内高班内职班优秀学生家长赴内地办班学校参观考察返乡宣讲、千名内高班内职班教师来疆家访、万名内地新疆籍学生暑期回乡走访宣讲等。
内地学生到新疆同学家“走亲戚”活动在去年暑假首次开展,北京、上海、山东等地30多所学校的学生参加了这一活动。
去年8月,青岛市崂山区第二中学高三学生姜志奎到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哈萨克村走了一趟亲戚,他在同学麦热达尼·吐尔洪家住了两天。姜志奎回忆说:“那是一个充满惊喜和爱的暑假,麦热达尼的妈妈给我做抓饭和拉面,他妹妹还教我跳维吾尔族舞蹈,我们一起逛巴扎,现在我俩亲如兄弟,小麦常去我家做客。今年就要高考了,这份友情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在校园活动中亲如一家
继去年启动“百百千万”工程之后,今年1月,内高班学校又举办了两项全国性的大活动——演讲比赛和足球比赛。
当全区上下火热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时,民族团结的花朵在内高班也吐露着芬芳。3月初,全国内高班“民族团结一家亲”演讲比赛已经完成了初赛和各省市决赛,全国决赛即将在乌鲁木齐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内高班学生们讲述身边发生的民族团结故事,用真情浇灌着民族团结花朵。
在福建省的决赛中,长乐华侨中学的阿合伯别·吐鲁逊霍加荣获一等奖,她将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内高班“民族团结一家亲”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阿合伯别·吐鲁逊霍加说:“我演讲的题目是《团结一家亲血脉永相连》,分享了我感受到的来自老师和社会各界的关爱。我的演讲稿一共改了6次,其间好几位师长给我指点和帮助,我想这也是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生动体现。”
在演讲比赛激烈进行时,首届全国内高班“交融杯”校园足球比赛也在同步进行,目前也已进入到了全国总决赛准备阶段,在各省市的选拔赛中,每所学校的足球队都是内高班学生和当地学校混合组队,在体育比赛中增进了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情感。
为民族团结楷模点赞
今年自治区教育厅表彰内高班、内职班和区内初班“民族团结优秀教师、学生、班级”,是为了促进内地新疆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他们的故事在自治区教育厅、新疆班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展播后,很多师生为受表彰的教师、学生和班级点赞。
武汉市东湖中学党总支副书记杨万军是新疆班学生的“代理家长”,学校里的新疆学生都叫他“杨爸爸”,一声“爸爸”展现了师生之间的真实情感。
阿布都拉·阿布都外力在广东东莞高级中学上高三,他上内高班以来每年都担任学生会主席,他特别热心帮助同学。他所在的高三(7)班有42名学生,班里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毛南族、苗族等多个民族,他和班里的彭卓涛是铁哥们,阿布都拉·阿布都外力计划高考结束后邀请彭卓涛到精河县他家做客。
阿布都拉·阿布都外力说:“上高一时,我发现东莞同学对新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文化不是很了解,我便组织新疆部学生会与本地生学生会合作,开展了一次关于新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与文化的宣传活动,帮助东莞的同学更好地了解新疆,让各民族同学在活动中建立起了友谊。在我的倡议下,我们组建了新疆部篮球队,队员分别来自5个民族,我们经常和当地同学进行篮球友谊赛,在训练和比赛中大家都成了好朋友。”
像杨万军和阿布都拉·阿布都外力这样的民族团结优秀师生,只是内高班民族团结楷模的代表,荣获“民族团结优秀教师、学生、班级”的每位师生和每个班级都在传播民族团结大爱。
从普通话社到“网络内高班”王立强带领各族同学快乐成长
考入内高班学习是很多新疆孩子的梦想,来自乌鲁木齐的王立强就如愿实现了这个梦想。3年前,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育才中学内高班学习,3年来,他与各族同学一同成长,点滴故事令人动容。
“来到内高班,就如同来到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老师对我们非常关心,同学之间的情谊也非常深厚,我还结交了一个维吾尔族好兄弟。”3月22日,王立强接受采访时说。
2014年9月入学时,王立强住进了宿舍,性格外向、喜欢与人交流的他发现对床的维吾尔族同学喀哈尔·艾拜不太愿意和他说话,一开始他以为只是因为大家不熟悉。
后来,王立强发现喀哈尔·艾拜在课堂上面对老师的提问,总是回答得非常简略。观察了一段时间他才明白,原来是喀哈尔·艾拜的普通话不好,所以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于是,王立强主动走近喀哈尔·艾拜,经常找他聊天,还鼓励喀哈尔·艾拜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要多交流,注意语调,你的汉语一定会越来越标准。”王立强鼓励的话语让喀哈尔·艾拜非常感动。
他还给喀哈尔·艾拜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每天都抽出时间陪他朗诵文章,并一一纠正他的发音。同时,他还偷偷和语文老师商量,希望老师在喀哈尔·艾拜回答问题后,能适当地给予肯定和鼓励。慢慢地,喀哈尔·艾拜开始在普通话课上积极发言,而且在2015年的普通话水平国家等级测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两个青年这样互帮互助,心与心的交流,自然像兄弟般亲密。
王立强后来得知喀哈尔·艾拜的家境不太好,他的父母早已去世,是哥哥把他抚养大的。王立强更加关心这个朝夕相处的兄弟,希望把爱和温暖带给他。现在,两人已经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兄弟,喀哈尔·艾拜的性格也开朗了起来。在和学校的少数民族同学交流中,在帮助喀哈尔·艾拜的过程中,王立强萌发了创建育才中学新疆部普通话社的想法。他希望通过组织社团,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同学学好普通话,希望大家都能通过普通话水平国家等级测试。此外,社团还能为学校的各类活动提供朗诵、演讲、相声等语言类节目。于是,他向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老师非常欣赏他的这个提议,为他关心同学的想法而感动。
通过年级组长和老师的帮助,王立强成立了普通话社。最开始只有几个人愿意加入这个社团,如今,社团已经有30多人,在学校算是一个大型社团了。社团利用节假日多次在学校组织演讲比赛、诗歌朗诵赛等。两年多来,社团成员用他们的执著和创意,点燃了各族同学学好普通话的热情。
“一放暑假就是同学们最自由的时光,但是很多同学会无所事事,还有可能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所以我组建了一个QQ群叫作‘网络内高班’,在假期时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多传递一些正能量的信息。”王立强介绍。
“网络内高班”的成立的确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一些同学还将回家以后在家乡做宣讲以及参加义工活动的现场照片上传,这激发了更多同学的参与热情。如今,“网络内高班”的受众已达18876人。
“网络内高班”不仅分享了内高班学生的学习生活片段,还强化了大家的感恩意识,更增进了民族团结,给各民族同学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我希望用自己的朝气、热情,带着身边更多的同学一起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完善自我。”王立强说。
班里7个民族的同学亲如一家人
3月22日,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高一(10)班的几位同学在学习之余,还在筹划与高一(6)班举办班级交流研讨会的活动。
高一(10)班有41名学生,大家来自新疆天山南北,有汉、维吾尔、回、哈萨克、蒙古、满、藏等7个民族。
班级里师生亲如一家,在学习中团结一心,在生活中相互关爱,在社会活动、校园活动中永远展示着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
全班同学一起制定了班训,“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是大家的团队口号。在班级建立之初,全班同学进行了讨论:大家需要一个怎样的班集体?最后大家树立了共同的目标:最团结最棒的班集体。
班主任孙少勇给记者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阿依森巴提·库尔开森刚到北京和平街第一中学上高中就病倒了,她的心脏需要做手术,学校为她在北京联系好了医院,家人和老师一起陪她做了手术。预科第二个学期开学后,阿依森巴提休息了半个学期,除了老师专门给她补课,班里的伍子瑛、玛依拉·阿不都外力、伊丽米努尔·阿迪力等同学轮流帮她补课,照料她的生活起居,全班同学都很关心她,在老师和同学的关爱下,阿依森巴提顺利地进入了高一学习,而且现在成绩很好。
孙少勇说:“在我眼里学生没有民族之分,除了相貌、饮食习惯不同,每位学生都一样,我们的班级之所以能够如此团结奋进,就是每个人都不会刻意强调自己是哪个民族,每位老师和学生都是班级团队的一员。”
团结的前提是凝聚力,孙少勇鼓励学生们创新班级管理方式,在他的建议下实行了每学期期末的班长民选制以及所有学生轮流当值日班长,当天做值日班长的学生第二天要做值日班长总结,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表达和管理能力,也让每一名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优秀文明班集体”“德育量化流动红旗”等,高一(10)班的荣誉越来越多,运动会、演讲比赛的奖状也荣获了很多。
上高一后,孙少勇班上有10名优秀的新疆学生插到了当地班级上课,每一名同学都把促进民族团结的良好理念带到了新班级,成为民族团结的小使者。因为有6名学生插班到了高一(6)班,促进了北京学生与新疆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才有了本文开头两个班学生筹备的班级交流研讨会。
高一(6)班的学生刘蕊说:“看到新疆同学那么优秀,对我是一种激励,希望我们和高一(10)班经常一起搞活动,各民族同学一起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成长。”
广雅中学141名新疆学生有位可敬的“杨妈”
“杨妈”是新疆孩子对广东广雅中学新疆部主任杨东霞的称呼,被141个孩子称呼为妈妈是一件多么幸福又骄傲的事,然而,杨东霞正是像母亲一样关心关爱着新疆的各族学生,才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所以称她为妈妈。
杨东霞深情地说:“新疆部的学生不远万里到广州学习,在这儿,我就是他们的家长,他们和我女儿差不多大,我是老师又是妈妈,除了和风细雨、严爱相济,有时还得斗智斗勇。”
杨东霞是一名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她当过7年班主任11年年级组长。从教22年,杨东霞认为,教育的出发点是爱,教师用爱教育学生,学生才能用爱回报社会。
广东广雅中学是2000年首批创办内地新疆高中班的10所学校之一,这所拥有128年历史的名校让每一届新疆学生都惊喜不已。
“担任年级组长时我对新疆学生就很熟悉,2009年调到新疆部工作后是看着一批又一批新疆学生长大。去年9月我开始教高一(17)班的语文课,和班里37名7个民族的新疆学生朝夕相处得很亲密,我们是师生、是亲人,又是朋友。他们的变化让我很感动,老师的成就全在学生身上。”杨东霞的回忆里,处处都有新疆学生的身影。
3月22日,杨东霞在语文课上讲授了《祝福》这一课,还让学生讨论文中的人物,进而引导学生多阅读、读经典,在学生已经熟悉的记叙文写作的基础上,她要求学生学习写议论文,不断超越自我。
晚上,杨东霞去学生宿舍时,宿舍里总会响起一片欢呼声:“杨妈”来了!因为是妈妈,孩子们对她格外依恋,女生脸上长了个小肉瘤要她陪着去医院,男生迟到扣了分缠着她取消扣分……
杨东霞的感受是,对于新疆的各族学生,只要你真心去爱他们,他们都会回馈满满的爱,会认真听老师的指引。
不管学生犯错误后杨东霞多么严厉,学生仍是依恋她、依赖她,很多学生毕业后对杨东霞的依恋仍像对母亲一般。
让杨东霞最难忘的是,2014年春天她去北京时,看望了2012年毕业的学生买居旦·尼加提。买居旦的家在喀什市,她是一个极具语言天赋的女孩子。
当时买居旦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日语专业。她们见面时,买居旦从很远处就开始奔跑直到扑进杨东霞的怀里,两人相拥在一起都流泪了。两人分别时,听说买居旦第二天要军训,杨东霞急忙去给买居旦买了防晒霜和零食。
高考时选专业,大学毕业去日本工作……做每个重要的决定时,买居旦都会征求杨东霞的意见,现在她们一个在广州一个在日本东京,仍然通过微信密切联系着。
除了每天在校园里陪伴学生成长,杨东霞每年都要前往新疆,不是学习、接学生就是家访、调研。去年她来新疆两次,一次是到和田市回访广东广雅中学毕业已经工作的学生,做内高班毕业生就业调研,一次是开学前到乌鲁木齐接学生。这些年来,因为与新疆学生情感交融,因为多次到新疆,杨东霞对新疆有了特殊的情感,她说每一次来新疆都感觉是在与学生进行一次心灵上的对话。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新疆 学生 内高班 民族团结


翰墨迎新春
手写春联惹人爱
农民工专列 温暖回家路
欢庆社火年味浓
平昌冬奥会主火炬点燃
带福回家
2018中华世纪坛传统文化季全面开启
土耳其总统表示将扩大在叙军事行动范围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