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关注民生携手同行 和衷共济共创未来
——香港舆论评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
新华社香港3月27日电(记者郜婕 丁梓懿)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结果26日揭晓,林郑月娥以777票当选。香港多家报纸27日在重要版面对选举结果进行专题报道和评论。舆论认为,林郑月娥高票当选是爱国爱港信念及求和谐、求发展主流民意的胜利。她上任后当务之急在于团结社会各界,聚焦经济民生,为香港寻求“再起飞”之路。
林郑月娥胜出是“爱国爱港信念和主流民意的胜利”
香港《文汇报》以头版通版和多个专题版面大篇幅报道林郑月娥高票当选。该报发表社评认为,林郑月娥胜出是爱国爱港信念的胜利,是香港求和谐稳定、求发展繁荣、求民生福祉的主流民意的胜利。林郑月娥坚持为国为港,行之正道,以积累深厚的管治功力、全面可行的政纲理念、扎实牢固的民意基础、谦卑兼听的诚实姿态,赢得了中央信任和港人拥护,高票当选是众望所归。
《大公报》以《共创明天》为专题,用头版通版和多个重要版面报道本次选举结果。《大公报》社评指出,中央提出的行政长官四项标准和林郑月娥的高票当选,为整个特区和特区政府的管治树立了一杆新的“标尺”,爱国爱港、中央信任、有管治能力和市民拥护,四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一个整体。相信林郑月娥能带领市民,共同建设一个更融合、更美好的香港。
期待香港社会团结,“家和万事兴”
多家报纸认为,从林郑月娥以往施政作风和竞选期间公布的政纲来看,她的当选有助弥合香港社会裂痕,促进各界团结。
《南华早报》以《林郑月娥的团结承诺是一个好的开始》为题发表社论说,林郑月娥“正确地把和解和团结作为她的第一要务”,在胜选感言中以谦卑态度誓言将弥合这座城市的裂痕。她计划在不同派别间建立增进沟通的机制,是“正确的一步”。
《星岛日报》的社论称,绝大部分市民都希望香港“家和万事兴”,把握政府换届、新人事新作风的机遇,为香港打开一个新的局面。这需要各方改变思维,透过良性互动找出路,缔造多赢之局。
社论指出,林郑月娥在竞选过程中已经透过政纲和选举论坛承诺,将与立法会各派别建立恒常沟通机制。她处理问题的一贯作风,都是争取与不同立场的人士有商有量,尽量谋求共识。
《香港经济日报》社评说,林郑月娥经过选举洗礼,坦言明白自己有不足,应多落区听取民意和年轻人的诉求。这有助她了解民情,从而制定贴近民情又可行的具体政策方案,弥补社会裂痕。此外,她表明上任后用人唯才,邀请不同派别人士加入政府。这也有助团结社会,尽快解决香港面临的难题。
把握机遇,让香港“再起飞”
带领香港重回发展正轨、寻求未来发展之路,被视为林郑月娥当选后面临的又一重要任务。
《香港商报》头版配图为一架标有林郑月娥名字和“777”字样的正在升空的飞机,标题为《林郑带领香港再起飞》。
这家报纸在头版社评中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选举过后,寻求香港未来发展之路是林郑月娥当选后面临的又一重大任务。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环境中,香港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机遇不少。只要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及时搭上国家发展的快车,发挥香港自身独特优势,定能为香港开拓更美好的前途。
《文汇报》社评说,香港已经虚耗了太多时间、错失了不少机遇,广大市民殷切期盼社会摒弃政争,重回发展正轨。林郑月娥已为带领香港前行做好准备。香港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不容低估,广大市民相信,林郑月娥会坚守服务市民的初心,以更创新思维,更谦卑心态,更扎实施政,回报港人的信任和支持,开创一个团结和谐、充满希望的新局面。(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第五任行政长官选举 林郑月娥以777票当选


中国公司本地化运营蒙内铁路赢得肯尼亚民心
利比亚海军在西部海域救起191名非法移民
西藏实施首个高海拔生态搬迁项目
球迷百态
纽约市遭遇高温天气
阿里巴巴开设马来西亚办公室
也门荷台达战事仍在持续
动物园里迎端午 大熊猫爬上爬下吃“粽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