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张首映:学贯中西,更需系统创新
1854年,容闳从耶鲁大学毕业回国,经曾国藩等人帮助,清廷接受他的建议,于1871年开始官派赴美留学生,他因此成为中国赴美留学生之祖。1917年,胡适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回国,任北大教授,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推动新文化运动,后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以西方哲学视角,为研究中国古代哲学辟开一条新路。1925年,陈寅恪欧美游学后回国,任清华教授,运用世界多国语言文字,从民族、宗教、文化入手,研治中国历史尤其隋唐史,把中国政治史与文化史研究同时引向深入。
学贯中西一词,出自20世纪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属“小说家言”,却有一定标识性,表明20世纪中国学者探讨中国问题、研究古代思想文化,既可延续学富五车、博古通今的“大国纵向路径”,又可进入中西交往、交流、交锋、交融的“地球横向时代”。一些优秀留学生,在一个专业甚至多个领域,在一个方面甚至多个专题进行系统性研究、系统创新性研究,其所取得的成就,对中国学术和中国文化的贡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给人一种“标识性”感觉,好像留学生就应这样,在某个领域获得系统的而不只是点滴的、系统创新的而不只是闪闪肩膀或“灵感”的绩效,才叫留学生。
在大家看来,你都学贯中西了,从事系统创新,应职应份,比那些没有出国留学的更有条件和基础。20世纪以来的系统创新尤其最近几十年的系统创新,处于国际水平线上的系统创新,你有国际背景,在国外名牌大学学习过、做过研究,知道谁谁搞的专题处于世界前沿,谁谁的水平能够代表国际最高水平,谁谁的方法论体现出先进性,谁谁的研究能给中国某个行业带来启迪,哪个行业的国际战略能推进中国哪个行业的系统创新;你熟悉系统创新所需要的对象、关节、行情、脉络、路径,最有可能成为某个学科的带路人,如同做胸外手术,由中西医兼通、经验丰富的西医主刀,患者更放心。
曹聚仁《我的读书经验》写道,他的单不庵老师,“他是那样的渊博,却又那样的没有一点自己的见解;读的书很多,从来理不成一个系统。他是和鹤见祐辅所举的亚克敦卿一样,‘蚂蚁一般勤劬的学殖,有了那样的教养,度着那么余裕的生活,却没有留下一卷传世的书;虽从他的讲义录里,也不能寻出一个创见来。他的生涯中,是缺少着人类最上的力的那创造力的。他就像戈壁的沙漠的吸流水一样,吸收了知识,却并一泓清水也不能喷到地上面来。’”系统创新是系统、子系统、分系统的集成创新,它们有其结构和功能,是系统、子系统、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立体交叉创新,也是思想和思维的创新,最应吸取这样的教训,努力说出前人没有或很少说出的新话,提炼出新概念、新思路、新方法、新论证、新表述,尽可能融建成一个新系统,展现出学贯中西、创新为体的优势和才华。即使“专营”一家一书、一城一池,也要理清头绪,挖掘其结构、功能等的新颖处,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使点面成线,把系统创新推向一个更高台阶。
钱学森先生了不起。在所研究的专业、主持的项目、推动的领域,他都进行了国内领先、扛鼎寰宇的系统创新,晚年集大成,上升到思想理论创新层次,提出系统科学体系,与贝塔朗菲、市川惇信齐名的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等系统理论方面,思想境界远高于他们。他把系统科学推向宇宙、社会、人生和思维四维普遍联系的系统哲学层次,伫立于人类系统思想理论的高峰。
南宋吕祖谦说:“后生学问,聪明强记不足畏,惟思索寻究者为可畏矣。”21世纪的学子们,以学贯中西之身,铸思想创新之魂,拿出更多更好系统创新成果,服务祖国,领跑世界学术科技吧!
作者:人民日报理论部主任 张首映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张首映 学贯中西 系统创新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