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十九世纪法国传教士手绘中国鸟类图谱展北京开幕

2017年03月31日 13:52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和保利文化集团联合推出的公益性展览“十九世纪法国传教士手绘中国鸟类图谱”展,3月31日在保利艺术博物馆开幕,展览将持续至4月13日,本次展览恰逢4月1日北京第36届“爱鸟周”的到来,展出的746张鸟类图谱,将鸟类这一自然界的精灵,用传统艺术和自然主义结合的手法灵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将使人们重新注目一段被遗忘却对意义非凡的历史,一段中法两国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先辈们客服重重困难,探索和交流的历史。

22

黑鸢

26

普通鵟

58

雕鸮

据了解,此次“中国鸟类图谱”特展涵括法国耶稣会士韩伯禄主持绘制的鸟类图谱746张,涉及鸟类416种,其中406种在中国出现过,另外10种从未出现在中国,部分品种已经灭绝。如图谱中包含鸟类灰孔雀雉仅见于云南;灰胸竹鸡分布北抵陕西;勺鸡分布在辽宁、西藏、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中部及东部地区,足可见得此套图谱创作过程跋山涉水、尤为艰辛。法国耶稣会士韩伯禄(Pierre Marie Heude,1836-1902)1868年来到中国,1872年受命主持创建徐家汇博物院,韩伯禄和徐家汇博物院的神父们积数十年之力搜集中国及周边地区的动植物标本,一度成为远东之最,有“亚洲的大英博物馆”之美誉。自1880年代中期始,韩伯禄陆续将整理结果发表在徐家汇博物院的刊物《中华帝国自然史论集》(Memoires concernant l'histoire naturelle de l'Empire Chinois)中,这批出版物完全在中国本土绘图、制版及印刷,亦标志着中国本土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出版印刷业之肇始,为后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1930年,徐家汇博物院迁入同属耶稣会的教会学校“震旦大学”(Universite l'Aurore),并更名为“震旦博物院”(Musee Heude)。并入大学后的博物院不仅开始重视教育功能,业与中国当地学界有更多交流,同时也逐渐开展科普的活动。而这段时间也是中国的自然科学研究逐渐兴起的时期。1952年,大部分外籍神父离开中国,震旦博物院无以为继,终于在这一年结束长达八十三年的历史。1953年,震旦博物院被中国政府接管,其收藏被分配到不同的科研机构,耶稣会士和他们主持的科学机构逐渐被淡忘。

246

蓝矶鸫

整体而言,这个自然史博物馆虽然完全是由法国耶稣会士主导经营,但是在其八十多年的历史中,不论是在标本收藏、整理、鉴定,或是在成果发表交流上,乃至于对中国当地自然史的基础研究和兴趣启发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

正如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彭马田先生(Martin Palmer)所说,“十九世纪中国鸟类图谱展览很有新意,在中国和世界环境保护历程中都有重要意义。长久以来,我们都未曾用艺术和美的力量去唤醒人们对地球和野生生物的呵护之心。先辈们比我们做得好,法国传教士不辞劳苦地第一个做出中国鸟类图谱,让人敬佩”。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The Prince Philip, Duke of Edinburgh)近期谈及这些鸟类图谱,称赞法国传教士能够用异域文化的新视角去看待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确实让人惊叹。或许,我们可藉由这次展览去一观自然之美,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够欣赏和感受它们的美和神奇。

256

非洲石鵖

260 )

北红尾鸲

402

远东山雀

403

苍背山雀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十九世纪法国传教士 手绘 中国鸟类图谱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