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清明节祭祀变迁:时髦祭品热销 代客扫墓惹争议
中新网北京4月1日电(记者 李金磊)“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又是一年清明将至,国人如何寄托对故人的哀思?记者发现,从“苹果手机”等新潮祭品的热销,到网上祭祀、微信直播“代客扫墓”的兴起,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和互联网日益深入生活,国人选择的祭扫用品和扫墓方式也与时俱进,悄然发生着变化。

“苹果手机”等时髦祭品热销
清明节将至,祭扫逐渐进入高峰期,祭扫用品市场也随之变得火热。中新网记者发现,在线下市场,传统的纸钱、金元宝等祭品最受欢迎。而在线上网店,“苹果手机” “平板电脑”“豪车别墅”等时髦祭品则销量靠前。
记者近日来到北京西城区一家小商品市场探访发现,这个市场有三四家摊位正售卖祭祀用品。其中一家摊位的店主告诉记者,来的顾客多为中老年人,卖得最多的还是纸钱、金元宝、香烛等传统祭祀用品。

而在网上,记者发现,祭祀用品的花样更为繁多。在购物网站搜索“清明祭品”,随即出现几十家网店。在多家网店的销量排行中,“苹果手机” “平板电脑”“豪车别墅”“飞机游艇”等“高档”祭品销量不错。
比如,在一家网店里,售价为7.8元的“苹果电脑手机套装(带无线路由器和无线耳机)”,月销量已达到489笔。而在另一家网店,标着“与真实手机大小相同”的“苹果7Plus”月销404笔。

“豪车别墅” “飞机游艇”祭品也很受欢迎。一个纸扎的立体三层别墅售价9元,月销量833笔,店家还会赠送房产证;一款自称“更大更豪华”的保时捷大号祭祖纸车售价35元,月销60笔;还有纸糊的“私人飞机”、“ 豪华游艇”,做工精致,销量同样不低。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萧放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可以理解人们随着社会物质条件改善,想对先人有所表达、让逝者享受现世乐趣的心情,但过分追求“高档奢华”的祭品,也反映了当前社会的物欲倾向,这是不正常的。
“况且,对于保持勤俭节约传统的先人,这种表达未必合适,也是一种浪费。”萧放认为,带着真心诚意,亲自去先人墓前祭拜最好,不必攀比追求一些精美的祭品。
新型扫墓方式日渐兴起
除了祭祀用品花样翻新外,在祭祀方式上,近年来,网上祭祀、远程祭祀、微信直播“代客扫墓”的方式逐渐兴起。

今年清明前夕,四川成都市一公墓推出了微信远程祭祀。用户在微信公众号上填写寄语,随后寄语可同步到墓地前的一块大电子屏上滚动显示,以表哀思。
此外,南京一公墓今年推出了微信直播 “代客扫墓”的服务,亲属向公墓方提出申请后,会开设一间视频直播间,亲属通过公墓官方微信公号,在输入密码后即可观看“代扫”全程。
而在购物网站上,也有不少商家开通了“代客扫墓”的服务,价格多在几百元,高的多达8000元。

记者发现,虽然淘宝网上开通“代客扫墓”服务的商家不少,但成交量多为0,销量最多的是一家在江苏无锡的网店,月销4笔,售价280元。有买家在评价中说:“人在外地回不去,幸好有你们帮我。”
观察可见,在人员流动日渐频繁、越来越多人成为异乡客的当下,无法归乡扫墓,让很多人心生愧疚。而借用互联网的工具,远在千里之外也能“扫墓”,成为新兴扫墓方式兴起的现实基础。
在专家看来,网上祭祀、远程祭祀这种方式低碳环保,值得推广,但“代客扫墓”这种方式却值得商榷。

对于“代客扫墓”,虽然有支持者,但更多的是反对者。支持者认为,社会和科技发展,民俗也需要发展,微信能拜年,也能直播“代扫”;而反对者认为,“代客扫墓”偏于商业化,缺乏真情实感,没有诚意,流于形式。
在萧放看来,“代客扫墓”有些不伦不类,缺乏仪式感,让兄弟姐妹等有血缘关系的人代扫墓没有问题,但让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去代扫墓,不符伦理,还不如自己在网上祭祀或者在远方遥拜。(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清明节祭祀 时髦祭品 代客扫墓


国家图书馆带读者亲近《四库全书》
流光溢彩庆新年
元旦观花灯
冰雕高手献技哈尔滨国际组合冰冰雕比赛
元旦小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1.33亿人次
新疆举行首届禾木国际泼雪节
世界各地迎新年
英国利物浦多层停车场起火 汽车被烧成空壳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