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中国“石窟鼻祖”甘肃天梯山石窟启动大规模修缮

目前,被称为“中国石窟鼻祖”的甘肃天梯山石窟正通过史上最大规模的一系列修缮活动,以吸引更多游人“慕名而来”。图为3月底,正在修缮中的天梯山石窟。 冯志军 摄
中新网兰州4月3日电 (记者 冯志军 李亚龙)在中国多地文物古迹因近年不断激增的汹涌客流“冲击”而被迫出台“限流”措施的背景下,被称为“中国石窟鼻祖”的甘肃天梯山石窟正通过史上最大规模的一系列修缮工程,试图进一步丰富参观内容,以吸引更多游人“慕名而来”。
3月底,一场透雪将经历了“冬旱”的丝绸之路重镇甘肃武威“层林尽染”,气势磅礴的祁连山与苍茫戈壁尽呈“冰雪世界”。藏匿于武威市城南约40多公里处石壁之上的天梯山石窟山峦叠嶂、风光秀美,石窟四周点缀着斑斑积雪更使其巍峨神秘。
中新网记者看到,天梯山石窟崖壁上密集分布着用于固定修复脚手架的一些钻孔,部分景点实施封闭修复。与此紧邻的一尊十余米的大佛四周岩壁上的壁画若隐若现,有些壁画已残缺不全。大佛下半身被一个用于防水的拱形堤坝护卫着,但壁缝中钻进的水还是在大佛脚下形成水渍。
据了解,目前这里已启动了天梯山石窟赋存岩体及洞窟本体防护加固、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塑像修复,天梯山石窟彩塑壁画数字化保护、天梯山石窟景区道路改扩建等工程项目。
“估计四五年之后,经过大修的天梯山石窟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加之景区交通的畅达,这里对游客有极大吸引力。”天梯山石窟管理处主任卢秀善向记者表示,总投资逾2400万元人民币的此次修缮是历年来最大的投资,加之其有目共睹的历史价值和知名度,前景是很美好的。

图为3月底,紧邻天梯山石窟的黄羊河水库雪后美景。 冯志军 摄
天梯山是祁连山东线的一条支脉,因“登临之难,犹如上天梯”而得名。岩壁之上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梯山石窟,开凿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它被历史文献考证为“中国石窟鼻祖”,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
1958年,为解决黄羊河流域万亩土地的灌溉问题,官方决定在天梯山石窟附近修建黄羊河水库。为挽救珍贵的石窟文物,甘肃决定对天梯山石窟窟内部分文物进行搬迁保护。除大佛窟外,距地表几十米高处的小石窟内的数十尊造像、三百余平方米壁画及25箱文物残片,被异地保存。
2015年底,为“原汁原味”保护天梯山石窟,官方启动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彩塑保护修复项目,大批珍贵文物在半个多世纪后陆续得以全面修复和原址回归。
“由于目前天梯山石窟紧邻水库湿气较重,回归的大批珍贵文物将在武威市进行修复并保护。”卢秀善说,目前天梯山石窟一些小洞窟经过栈道修复后可以向游客开放,并计划复制一些和以前的位置、结构相符的“文物”供游人来参观,以丰富参观内容,延长旅游时间。
与天梯山石窟“相伴”三四年的讲解员赵晓凤,对于“深藏闺中”的当地“知名度”变化感同身受。她说,参加工作伊始,前来这里的多是“慕名而来”考察的专家学者,但近两年随着参观内容的丰富,加之景区道路的修复完善,游客量逐年增多,希望有更多人来此体验历史的“震撼”。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石窟鼻祖 甘肃天梯山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