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4%~8%的人会得抑郁症 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
专家提醒:驯服抑郁的“黑狗”从调试压力开始
人民政协网北京4月7日电(记者 李木元)“要倾听,不要批评;在他们心情不好时,邀他们喝喝茶、散散步,不要忽视他们;陪他们看医生,而不是默默地担心。”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用并不流畅的汉语谈论着抑郁症的防控。
可人们并不知道这个身材修长、外表文静的外国人却是抑郁症的受害者。就在15年前,他的伴侣因为抑郁症自杀。多年来,他无法谈起这件事情。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世界卫生日主题为“共同面对抑郁,共促心理健康”。在4月6日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新华网承办的世界卫生日主题活动上,施贺德不再沉默,在公开场合谈及了自己的遭遇,目的是呼吁公众重视抑郁症这条“黑狗”,远离它、驯服它。
“共同面对抑郁,共促心理健康”主题活动现场
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死于自杀
抑郁症的发病率有多高?几个数字就能证明。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在活动中表示,抑郁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人均患病率在4%到8%左右。
世界卫生组织今年2月23日宣布,截至2015年,世界上每25个人中就有1人以上患有抑郁症。从2005年到2015年,全球的抑郁症患者增加18.4%。截至目前全球约有3亿抑郁症患者。而在中国,仅大学生这个群体,就有近14曾经历过抑郁。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讲话
抑郁症的危害有多大?该病除了会影响个人情绪、生活、工作、学习和睡眠等等,更重要的是会引发自杀。杨甫德介绍,2/3的抑郁症患者曾有过自杀的念头,有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死于自杀。
得了抑郁症不能“硬抗”
沉默、失眠、暴瘦,对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腰酸背痛到医院检查却查不出病因……很多抑郁症患者不相信自己得了抑郁症,不去治疗,不去干预,认为“忍一忍、扛一扛”就过去了。
“实际上,这是一种误区。大部分抑郁症患者都是扛不过去的,只有接受正规治疗才可以恢复健康。”杨甫德表示,抑郁症是一个可防可治的疾病,如果患者在症状比较轻的时候积极进行治疗,也许不会发展到严重程度。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讲话
事实上,得抑郁症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杨甫德把情绪分成四个等级:第一个等级叫心情不好,就是“今天有点不开心”;第二个等级是郁闷,内心的体验很不好;第三个等级是抑郁状态,出现一些情绪问题;第四个等级才是抑郁症。
人的情绪等级划分也表明,早期干预,及时化解不良情绪,是可以预防抑郁症的。
心情不好,我们聊聊吧
杨甫德经常说,人们需要有心理调试的意识,心情不好,要找人聊聊,做做运动。如果近期内感到压力,并且压力在短期内无法解决,人们要学会一些减压的手段和方法,如果已经达到抑郁症的程度,就一定要接受治疗。
长期感觉“压力山大”应警惕抑郁症
抑郁症的发生原因很复杂,可能由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生活环境因素等共同导致。而压力过大是导致心理障碍,甚至引发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心理学上有一句话:抑郁往往会袭击那些有压力、有抱负、有责任感的人。在杨甫德看来,压力是一把“双刃剑”,压力过轻会使人效率低下、不在状态,压力过重也会让人们崩溃,人就像弹簧一样,如果长时间被压力控制,即使把压力释放开,弹簧也已经不会跳开了。
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
杨甫德建议,公众如果持续一段时间感到压力、心情不好,哪怕是有原因的,都应该积极地去寻求帮助,尤其是专业帮助,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抑郁症,从而改善预后效果。
如何走出情绪低谷?对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祝卓宏教授表示,“我们的情绪是波动的,要学会和情绪友好相处,就像抑郁症这条‘黑狗’一样,要带着它,关爱它。每次遇到一些刺激或者是压力的时候,不妨在大脑里面和自己辩论一番,也许通过自我对话或者和朋友聊天,你就可以走出低潮期。”
身处压力状态,人们该如何控制、调节自身情绪?祝卓宏现场支了几招。首先是“STOP(停)技术”,当感觉快要发火时,先在大脑中学会叫停,不要随便生气,如果做不到怎么办呢?可以连续做三次深呼吸,让血压、心率快速下降,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从而让情绪平静下来。
此外,可以通过腹式呼吸法,调节情感中枢和身体,找回内心平静。祝卓宏说,要实现腹式呼吸,第一步是调姿,让身体处于端庄、放松、挺直的状态;第二步是调吸,使腹部缓慢扩张,鼓到不能再鼓再缓慢呼出,感受腹部的起伏;第三步调心,也是最重要的,让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吸气时感受清凉的气流进入胸部,呼气时感受温暖的气流呼出。当感觉特别疲惫的时候,不妨腹式呼吸5~10分钟,可以快速恢复精力、安抚情绪。
预防抑郁症患者自杀要重视“三件事”
自杀是对抑郁症患者最大的威胁。杨甫德说,患者自杀行为多发生在凌晨,这源于失眠是很多患者的症状之一,当看着周围人酣然入梦,自己则在黑夜中痛苦地辗转反侧时,会担心新的一天自己无法面对和承受,随即产生自杀念头。
抑郁症患者如果出现自杀行为,就是对生的痛苦超过对死亡的恐惧,这时患者已不把死亡作为一种恐惧,而是作为当前痛苦的一种摆脱。杨甫德表示,抑郁症患者存在明显的“三无”认知模式,就是认为自己没有任何价值,对社会和家庭做不出贡献,未来也是一片黑暗,没有希望。如果一个人存在这样的认知模式,赴死决心则十分坚决,并且一旦出现一次自杀行为,未来半年内再次自杀的风险也很高。
杨甫德强调,人们对于有自杀风险的人群一定要注意三件事:
第一,言语线索。比如他会说孩子以后要听家长的话,会跟家里人说存折放在哪儿,密码是什么。
第二,行为线索。他从来都把工作看得十分重要,最近却突然请假去旅游,或是类似的反常行为,比如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拿出来送给朋友和家人。
第三,情绪线索。他内心非常痛苦,经常自己一个人伤心流泪。
“如果周围人及时观察、发现、帮助有自杀念头的抑郁症患者,自杀仍然是可以预防的。”杨甫德说。
活动中,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说,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服务,铺设覆盖全社会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他还表示,在构建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时,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加强中医院相关科室建设和人才培养非常重要。
编辑:秦云
关键词:世界卫生日 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