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宁夏政协调研养殖场废弃物利用和治理情况
人民政协网宁夏4月10日电(范文杰 张倩)“粪污等农业废弃物,处理不好是污染源,利用好了则是资源和财富。”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近日就畜禽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治理情况开展调研。
宁夏具有发展特色农牧业传统,全区现有654个畜禽规模养殖场分布在22个县(市、区)内。长期以来,在向市场稳定供给牛羊肉、枸杞等特色农产品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呈现养殖废弃物资源量大,统一集中治理难度大等缺点。
“在小时候的记忆里,周围的人都在养牛、养鸡,很多养鸡场下游的水沟里,因长期排放粪便,结了厚厚一层黑色的污垢,附近都变成了粪坑,蝇虫横飞,臭气熏天。”住在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的村民王永强告诉记者,他到宁夏壹泰牧业有限公司上班后,发现牛粪居然还能回收再利用生产成可以卖钱的有机肥,感到十分惊奇。
“在国家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畜禽粪污的有效处理成为了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2016年,宁夏出台《全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意见》,各县(市、区)制定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着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积极打造商品有机肥生产加工利用体系。2015年全区畜禽养殖产业粪尿(含污水)合计约1470万吨,资源利用总量为1157万吨。”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魏赐良介绍说。
调研组发现,尽管宁夏在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全面实现畜禽粪污能源化、肥料化利用还面临不少实际困难。种养结合不紧密,畜禽粪肥还田难;粪污处理设施设备落后,处理方式简单;处理成本高,效益差;科技支撑不到位,推广难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制约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拦路虎。
调研组建议,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引导和培育市场,着力完善奶产业监管渠道和权威监测,形成种、养、加一体化循环产业链条。建立畜禽养殖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机制,鼓励采用沼气技术、有机肥生产等方式无害化处理畜禽排泄物,全面推进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有效治理。同时认真总结粪污治理经验,积极探索粪污治理模式,实现畜禽养殖污染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和资源化利用。
宁夏政协副主席张守志说:“要用好这些‘放错了位置的资源’,由‘负担’变为‘资源’,努力探寻养殖业循环发展的‘钥匙’,改善农村农民生活生产环境,改善土壤生产能力,促进畜禽养殖业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利用 畜禽 废弃物 宁夏 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