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对学生“划等分组”,让师德“降级掉价”
杭州网友:我女儿在余杭一所小学读二年级。最近听女儿说,老师把学生分三种,精英组、平民组、麻将组。其中,平民组又分好几个等级,而麻将组底下的,就是学习不好的小朋友。班主任语文老师是按每一单元考试来划分,我想麻将组的小朋友心里阴影面积有多大呢?我还想知道,老师有权这样做吗?(4月11日《钱江晚报》)
要说如今的学生负担重可是一点不假,既要承载家长的梦想和期待,还要承担老师的单元考试和现实评价,一不小心就会被划到低一等的分组之中。这不,杭州余杭这所小学就按照单元考试把学生分为精英组、平民组和麻将组,让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噤若寒蝉,生怕划到了麻将组而被人笑话,还会让家长一起蒙受耻辱。
按说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上进心,老师通过创新的方式和手段来实施一定的行为激励,这原本不是什么坏事。只是,任何方式和手段都要考虑学生的现实特点,顾及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并最终达到让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进步的双重目的。类似将学生按照考试成绩分“三六九”,甚至依据社会对成人评价的模式,将学生也分为所谓“精英组”、“平民组”和“麻将组”,就多少有些“标新立异”和“哗众取宠”,这种践踏学生人格尊严、伤害学生情感的做法,根本谈不上什么科学性和合理性,与其说是教育“创新”,不如说是对学生的“创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章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这种将学生按照成绩划等分组的做法,尽管初衷也是为学生好,但其结果并不被学生所喜欢和接受,甚至让学生极度反感和恐惧,不但看不出好在何处,反倒感觉到一种可怕的“软暴力”和可憎的“伪激励”,只是满足了一种师道尊严的自我快感而已。
教师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既要传授知识,更要塑造灵魂。我们总在呼唤社会公平公正,就教育而言更需要老师对学生一视同仁,做到“手心手背都是肉”,让他们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顺利学习、健康成长和共同进步。如此人为的把他们分出高下、比出优劣、划出贵贱来,这本身就在制造教育的不公平和人格的不平等,传递的只是社会的负面能量和消极信息,这样又如何能够培养和造就学生积极的心态、阳光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他们将来又如何能够担负起沉重的社会责任和繁重的建设重任?
由此看来,班主任这样对学生“分组”,却已让师德“降级”,这样庸俗势利的教学思维和管理行为,完全背离了教育的宗旨,偏离了教师的规范,只会让师德降级掉价,让教育汗颜蒙羞。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学生 师德 老师 教育 划等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