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让大龄自闭症群体有个“好归宿”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自闭症群体人数已超过800万,而且患病比例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目前,对小龄自闭症孩子的抢救性康复、教育补助等专项政策相继出台,15岁以下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的境遇有了很大改观。
但是,15岁以上的大龄以及成年自闭症群体,除了家庭,“社会上就没人管了”。他们面临许多问题,比如:养护、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其中,亟待解决的就是大龄自闭症群体无处可去和他们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问题。
在调研中,从相关专家那里了解到,15岁以上的大龄自闭症群体,如果干预的方法得当,他们仍然有一定能力的上升空间。但是,低龄阶段的康复训练已经结束,这个群体或者离开机构、或者被学校拒之门外,便处于无处可去的尴尬境地。
目前,绝大多数大龄自闭症群体只能选择回归家庭。如果每个家庭都需要一位家长辞职全程照顾,这将造成患者家庭面临长期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同时,由于脱离专业老师的指导,很多孩子会出现康复效果倒退的现象,先前的教育和训练的努力成果就会衰减。
因此,大龄自闭症群体特别需要有康复教育机构及社会融合场所。在调研中,许多家长希望政府能够建立更多的大龄康复教育机构。这样能够把大多数家长解脱出来,孩子们能持续接受有针对性的康复教育训练,有职业能力的孩子还可以去创造社会价值。
大龄自闭症群体还面临无法融入社会的问题。由于长期缺乏真正适合该群体的社会融合场所,导致多数自闭症群体无法与社会融合,进而导致社会大众对该群体的误解和排斥。
在调研走访中,我们也看到了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长大社区、二道区兴隆社区、绿园区信阳社区等地开展的工作,为部分大龄自闭症人群开设了音乐、手工、烘焙、美术等方面的公益培训,使得他们能够更多地接触社会并与其他人交往融合。
随着自闭症孩子逐渐长大,有职业能力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自闭症孩子没有收入,他们的基本生活成为家庭很大的负担。多数家庭要付出和承受长期且巨大的康复费用及照料成本,因此许多家庭因病返贫。
由于自闭症群体属于精神残疾,按照现有的低保救助政策,精神残疾二级以上(含二级)可以享受豁免政策,收入豁免低保金的100%。但低保也有准入“门槛”,不是所有自闭症群体都能够享受低保。
让大龄自闭症群体有去处,还得有保障。这样他们才能持续接受康复训练,进而慢慢接近社会,融入社会。为此,建议对自闭症孩子救助政策应该持续发力。
首先,建立大龄自闭症群体康复教育机构及社会融合场所。这样既解决了家庭问题,又解决了孩子的康复问题,最终消解大龄自闭症群体无处可去而导致的种种社会问题。同时,希望更多的社区能够向该群体开放。社区可通过公益性的培训活动,为大龄自闭症孩子搭建融入社会的“桥梁”,推动解决大龄自闭症群体的社会融合问题。此外,加强政府对大龄自闭症群体保障力度。在调研过程中几乎所有家长都希望政府能给自己的孩子办理低保,这样除了解决他们的生活费用问题之外,也使家长精神上有所寄托。
在政策保障同时,需要相关机构或组织对大龄自闭症群体进行细致调查,从而提供更多更精准的救助政策措施。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龄自闭症群体的境遇会有很大的改善,他们会有个“好归宿”。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自闭症 群体 大龄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