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天舟飞天不简单——解读“天舟一号”六大飞控看点
中新社北京4月20日电 (梁晓辉 姜宁 祁登峰)20日,随着中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此次飞行任务的接力棒又一次落在北京飞控中心的身上。
作为天舟一号飞行任务的飞控“神经中枢”,北京飞控中心曾圆满完成过11次载人航天工程任务、4次探月工程任务。此次面对全新的货运飞船,北京飞控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军坦言“天舟飞天不简单”:六大难点也是看点考验着中心“飞控人”。

——任务状态新。货运飞船瞄准空间站任务功能设计,新状态新技术新设备要求很多飞控工作要从“新”开始。
——在轨时间长。天舟一号至少在轨飞行5个多月的时间,这是目前中心执行载人航天任务时间跨度最大的一次,对飞控系统稳定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交会模式复杂。交会对接轨道调整为393公里后,增加了发射窗口计算和远距离导引段的不确定性因素,对飞控系统的动态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轨道控制频繁。任务期间中心要先后实施十几次轨道控制,而且控制要求多样,实施难度非常大。

——推进剂在轨补加实施周期长、风险高。任务中,中心将控制天舟实施中国首次“太空加油”,持续5天时间,步骤繁多,风险很大。
——快速交会对接控制精度要求高。首次实施快速交会对接,天地配合复杂、控制约束很多、精度要求很高。

“全体‘飞控人’经过半年多艰苦卓绝的努力,已经攻克了动态交会对接模式设计、共轨飞行轨道控制等多项关键飞控技术,准备了科学完备的飞控实施方案及应急控制实施方案,开展了上百次正常和应急过程联调演练,软硬件系统也已准备就绪。”
孙军说,尽管难点很多,挑战巨大,但对打好此次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收官之战,他仍信心满满。(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天舟一号” 六大飞控看点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