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很党派 很党派
让公平均衡教育滋润每个孩子成长
民盟江苏:用“四两帮扶”拨动苏北“千斤教育”开展烛光牵手工程、爱心圆梦工程、师能帮扶工程和高考帮扶工程四大主题项目
“四两帮扶”拨动“千斤教育”
——民盟江苏省委助力苏北地区农村教育记事
“爱心烛光照泗阳,民盟省委合作忙,千言万语说不尽,帮扶合作盛事多;万语千言说不完,合作帮扶喜事多;盛事多,喜事多,爱心烛光奏凯歌……”4月12日,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小学的学生们自编一首说唱《爱心烛光给力泗阳》,以此表达对民盟江苏省委教育合作帮扶的感激。
今年4月是民盟江苏省委与泗阳县人民政府教育合作帮扶一周年,学生们以多样的形式展现了合作帮扶一年来的成果。
在泗阳县实验小学,十多名学生坐在教学楼前的亭子里,抱着吉他,弹唱着校园民谣;两队学生聚在一起,随机抽取折扇上的关键词,兴致盎然地开始对诗。有诗也有茶,一部分学生穿着汉服专心致志地展示着茶道,另一部分则饶有兴致地在制作陶艺……“多美的画面,这才是我们校园该有的样子。”泗阳实验小学校长徐程不禁感慨,他在学校工作了20年,无数次地想象这样的场景,但多年来这所苏北小学设施陈旧,教学理念滞后,学校发展的活力严重不足。相对苏南,苏北在教育理念、教师素养、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短板,导致全省教育发展不均衡,公平性无法得到保证。
一年前,民盟江苏省委与泗阳县人民政府签订教育发展合作协议,民盟中央副主席龙庄伟为“民盟江苏省委泗阳县人民政府教育帮扶合作基地”揭牌。一年来,民盟江苏省委根据泗阳县教学实际需求,开展烛光牵手工程、爱心圆梦工程、师能帮扶工程和高考帮扶工程四大主题项目,培训活动涵盖从幼儿教育到高中教育,有理论修养提升、专业发展引领、课堂教学展示、专家讲座与学员之间互动式探究等,多样的帮扶形式给泗阳县的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活力。在此一周年之际,龙庄伟再次来到泗阳,看着学生们洋溢在脸上的笑容,不禁也加入了学生们的队伍,感受“烛光”带来的教育成果。
烛光是温暖的,笑容是有感染力的。“去年夏天,经民盟江苏省委的牵线搭桥,我们学校鲍建华等3名教师去景德镇学习了陶艺,回来后在学校开设了陶艺社团,深受学生们的欢迎。民盟江苏省委还利用自身优势给我们的老师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让老师的观念得到了更新,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更好享受教学工作,无形中也影响了我们的学生,学生们更加爱学校、爱班级,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外活动多彩多姿。”徐程高兴地告诉来参加周年活动的嘉宾。
实实在在地对接交流活动让泗阳县教育得到了均衡发展。“一年来,全县的教育质量大幅提升,学前教育规范发展,适龄儿童入园率达95.8%;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分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高中教育优质发展,高二小高考4A率全市第一。”民盟宿迁市委副主委、泗阳县副县长史明霞向来宾们介绍。
而在92公里以外的淮安市淮阴区,烛光也正照亮着当地师生的梦想。“要相信,这段日子中,你承受的所有压力,都将变成未来的礼物。”淮海中学高三班主任钱洪宣在给学生的回信中写下这段话。在她的班里,学生们遇到压力、感到迷茫、碰到难题,都可以写信跟老师倾诉。这一方式,是钱老师参加“烛光行动”取来的“经”。
2015年4月,民盟江苏省委与淮阴区政府签订教师能力提升合作协议,将淮阴区教育整体纳入“烛光行动”,淮阴教育“燃”了。民盟各市委在各自区域内积极寻访优质教育资源,热心牵线搭桥;区委区政府拨出专项经费支持结对,教育局加大督导和考核力度。很快,淮阴区10所学校与省内10所名校“牵手”,促进了学校软硬件提升,更新了教学思想,创新了校园管理制度。
“四两帮扶”拨动“千斤教育”,民盟中央倡导的“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在苏北地区有序铺开,一个都不能少,每个学生都要好,让公平均衡教育滋润每个孩子的成长,让民盟烛光照亮更多师生的梦想。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民盟 江苏省 教育 学生 政府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