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连线全球>大家谈 大家谈
刘春荣:文化搭桥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刘春荣
“一带一路”倡议既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战略举措,也是我国为世界提供的一项充满东方智慧的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初步完成规划和布局,正在向落地生根、深耕细作、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他还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处理好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关系,务实推进与舆论引导的关系等。这些思想高屋建瓴,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提供了指南。
文化交流合作是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
文化的影响力超越时空,跨越国界。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积极发挥文化的桥梁作用和引领作用,加强各国、各领域、各阶层、各宗教信仰的交流交往,努力实现沿线各国的全方位交流与合作;要抓住中外文化交流合作新机遇,通过文化交流互鉴,形成更有利于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更有利于促进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更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乃至走向世界的文化氛围。
文化交流合作可以促进民心相通。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而实现民心相通,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文化交流。文化交流合作有助于促进不同文明的发展。从历史上看,古丝绸之路既是一条通商互信之路、经济合作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文明对话之路,它所展现的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心态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出了风格各异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和深刻感召力的文化符号,积极发挥文化交流合作的作用,全面反映“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现状及利益诉求,从而起到消除偏见、化解歧见、增进共识的效果。
文化交流合作可以为经贸合作共赢提供“润滑剂”。各国间的关系发展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文化交流的“软”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历史文化宗教不同,只有通过文化交流合作,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才能让各国人民产生共同语言、增强相互信任、加深彼此感情,从而才能更好地加强经贸合作。近年来,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形式越来越新、内容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我们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要立足现有基础,打造新模式、探索新机制,充分发挥文化的桥梁作用和引领作用,加强交流交往,夯实经贸乃至社会等各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基础。
文化交流合作可以提升我国形象。文化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交流合作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科技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升的过程。我们要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做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的前景对接起来,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以“中国智慧”丰富人类文明。
进一步推动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发挥“人文先行”的优势,制定规划、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积极有为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入推进的重要契机,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进一步推动我国同沿线国家的全方位、多领域交流合作。
坚持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并举,注重在人文领域精耕细作。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人文交流合作也是。要真正建成“一带一路”,必须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要高度重视人文交流,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注重在人文领域精耕细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泛开展文化、教育、科技、新闻、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实现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的有机统一,让世界不仅了解一个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中国,还要了解一个文化的中国、多彩的中国、博大的中国。
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苟日新日日新、与时俱进的世界观,尚和合、求大同的社会追求,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观点,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进取精神等,极大激发了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为人类文明史增添了厚重的中国色彩和中国气质,为各国人民所广泛认同。我们要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在走出去中加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广泛借鉴各国文化优秀成果,在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实现创新发展。中华文化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也是在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文化不断交流互鉴中发展的。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高度重视文化交流合作,就要正确处理“中”和“外”的关系,既立足本土,始终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又面向世界,在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实现创新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都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我们一定要敞开胸襟、放眼世界,广泛借鉴吸收各国各民族思想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使其长处和精华为我所用。
重视和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持之以恒讲好中国故事。“一带一路”建设已进入务实推进阶段。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要求真务实,大胆前行;又要重视和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通过各种方式,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传播好“一带一路”声音,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要着力强调“一带一路”建设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突出“一带一路”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通过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等各种方式,巩固和扩大我国同沿线国家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 刘春荣)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刘春荣 文化搭桥 一带一路


夏威夷火山周边已有19条裂缝 不断冒出有毒气体
阿尔及利亚诞生世界最大草莓派 长度近50米
“巨型发光人偶”亮相沈阳
巴勒斯坦“灾难日”巴多地再现冲突
世界最大无轴式摩天轮正式投用
中国医疗队获赞比亚政府“医疗合作勋章”
国家京剧院推出优秀武戏展演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举行免费开放日活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